数博会走过十年:西部省份来到算力经济舞台中央 制度供给成数据产业发展重要期待

admin 阅读: 2024-09-02 09:44:15
       我国数字经济将迎来进一步加速发展。

       8月28日至30日,“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透露,将组织研究制定“十五五”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划。

       记者注意到,此次数博会上,来自西部地区的参会者颇为积极。以贵州、青海等为代表的绿电资源大省(直辖市、自治区),正纷纷抢抓算力这一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除了算力,合规数据的供给也是产业亟须破解的瓶颈之一,与会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之外,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则更为重要。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则建议,应该让数据产业的市场参与主体受益,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手段等来提供支持。

       西部地区借绿电资源优势搭乘数字经济快车

谈及算力,数博会上嘉宾很容易说起的一句话便是“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电力”。据国际能源署(IEA)估算,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5%至2%,大致相当于整个英国经济的用电量。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4%。

       因此,算力和电力进行绿色低碳的融合发展,成为算力经济中的一道必答题。而作为拥有新能源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各省份,也都寄望于借此搭上数字经济时代快车。

       我国在2022年2月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刘烈宏在数博会上就此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东数西算”八大国家枢纽节点直接投资已超过430亿元,拉动相关投资超过2000亿元,机架总规模超过了195万架,整体上架率在63%左右,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向西部迁移,算力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近期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贵州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全省的算力规模已经达到了40.5亿FLOPS (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并且实现了与北上广深等38座城市的直联,希望同大家一道深化东西部协作,将东部旺盛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贵州等西部地区。”在数博会上,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胡忠雄向与会者喊话。

       参会的青海省数据局局长靳力也显得颇为兴奋,其介绍,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3%,绿色电力发电量占比85%,完全符合对新增大数据中心80%的需求。“算力时代到来给我们打开这样一扇大门——把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结合起来,省委、省政府也是把绿色算力作为青海省引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产业在规划。”

       不过,有数博会与会人士也表示,在构建全国算力服务统一大市场过程中,全国各地都在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区域之间的协同性仍不是很强。

       此外,业内还一直对于“以计算为中心”或“以数据为中心”存在争论。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在数博会上就谈起了他的看法:总体而言,未来会由以计算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进行整个体系架构的转变,因为数据量越来越大,我们将围绕数据部署算力资源。

       算力经济瓶颈还是在数据供给侧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国内外算力利用效率均不高的情况下,算力经济的瓶颈位于数据供给侧。

       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今年1月,国家大数据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在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看来,目前数据要素市场的经营发展主体,包括相关的企业、交易所等,在这个领域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也并没有完全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的确权、定价、安全等问题一直是业内讨论较多的话题。例如,梅宏表示,从法律上确定数据的资产属性,使其成为与不动产或其他物产一样的资产,这个是价值的基本保障问题,国家数据局在牵头推动这个事,但是法律上对此暂时并不支持,要让数据资产进一步实现流通,兑现资本属性,则更加任重道远。

       再比如,在数据的安全性方面,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数据的生产、应用、流通形成了“数据三角”,三角面临着不同的安全问题,其问题亦不能孤立解决,要在各“数据角”各自的安全防护系统之上,以统一的安全体系保障“数据三角”安全,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在梅宏看来,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来自技术层面的支撑,以及对多个方面进行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事实上,与会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相较于制度上的创新,技术已不是数据流通交易中最主要的瓶颈所在。例如,据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郑小林介绍,一些地方要真正做出一个数据产品并把数据产品推向交易平台,往往会经历较长的申请和审批过程,因为这中间涉及数据的权属、申请和审批的资质等问题,而目前很多地方并没有这方面相应的行政法规出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则表示,我国数据资产流通将步入深水区,这主要与近年来各地推动成立数据交易场所有关。在安晖看来,目前一些人认为场内交易的必要性从逻辑上并未完全建立,这导致当前场内交易量和活跃度存在不足,但未来预计我国将探索建立制度规则来丰富数据场内交易市场的生态,毕竟场内交易拥有“风险避免”这一最大的吸引点。

       不过,云基华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宝龙提出,一些地方数据集团在整个公共数据流通中实则既当了裁判员,又当了运动员,这导致目前数据要素市场面临着进行市场化运营的问题。“有些数据交易所是由数据集团独资或参股的,说明交易所不是一个独立的,或者说完全所商分离的模式,本身数据集团也承担了公共数据运营的职责。”

       需做大利益蛋糕,做好利益分配

那么,如何推动算力经济和数据产业更快地发展?或者说,数据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在哪呢?在数博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需要从“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

       于施洋认为,当下最重要的不是讨论技术框架问题,而应该是要让参与市场的主体受益,如此市场主体自然会把技术解决方案做好,这将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市场竞争选择的结果。

       于施洋因此建议,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手段等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支持,例如,对数据要素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数据资产入表也是于施洋看好一种财政支持形式。去年8月21日,财政部对外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和会计处理适用准则等,并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

       不过,据安晖透露,从其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数据价值的多变性、数据权属不清和多方利益诉求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矛盾等原因,加大了数据资产评估的难度。“下一步,我国将不断拓展数据资产入表试点来优化评估方法,从而产生出更具有实操性的财会制度,分场景分行业地打造出数据资产的评估标准。”

       于施洋还认为,政府可以为授权的公共数据给出指导价,为全社会其他各个行业数据资产的定价提供一个参照。尤其是,数据要素市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要存在一定的增值空间,而这也是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做大蛋糕之余,还有蛋糕的分配问题,普元信息大数据首席顾问李书超认为:数据的持有者、加工者、运营者如何进行收益分配?多法人主体下数据资产交易出去后如何进行收益分配?如何约定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还是其他分配方式?这些都需要有一些约定。李书超相信未来在国家数据局主导下可能会有一些行业指导,因为这个收益分配是很重要的原则。

       太极股份总裁仲恺则认为,目前数据产业还处于自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市场主体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而非整体利益,关注短期收益而非长期收益。而到了自组织发展的高级阶段,各方主体就应该通过市场化原则,按贡献大小来进行报酬和利益的分配。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bk/743000.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