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考古博士孙唯祎:当考古与网络相遇,中华文明的薪火更加熠熠生辉

admin 阅读: 2024-08-30 10:44:03
       “刚刚上大学的时候,周围很多人会质疑:你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他们存在非常多的误解,觉得考古好像就是挖宝、盗墓,也不理解你要做什么,以后可以找到怎样的工作。”8月29日,来自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孙唯祎对记者讲述了她从2017年开始运营的公众号“一花祎世界”,做考古文化传播的初心。就在一天前,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上,她以《传统与未来 以网为媒传承中华文明薪火》为题,分享了自己与考古、与考古文化传播的奇遇。

     “考古与网络,一个回望历史、深沉而厚重,一个面向未来、活泼而轻快,当两者在新时代相遇,中华文明的薪火更加熠熠生辉……”她如此形容考古和网络文化的融合,历史在网络时代,变得更加引人入胜、欣欣向荣。

     “大一的时候是历史专业进来的,然后到大二的时候专业分流,就选择了博物馆学。我觉得相比单纯地做研究,更多了一步就是做阐释、做传播。不仅面对的是我们业内的小众,它更是面对大众,去把‘这部分小众的人在做什么,包括研究成果传播给大众’。”孙唯祎说,她渐渐地发现自己更想做这样一个“传播”的人,所以就选择了具有传播属性的博物馆学和考古学的方向。

       2021年,孙唯祎作为四川大学三星堆考古队的一员,参与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这是一段奇妙的经历。“去三星堆工地以前,我都会觉得考古工地应该是非常的荒芜,然后条件也不好,甚至我还买了个全套冲锋衣、登山靴,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但是去了才发现,在那个方舱里大家都穿着防护服,非常地整洁……”

       孙唯祎告诉记者,她也是后来才了解到,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让它出土的第一时间就得到很好的保护,防止因为氧化后褪色等一系列问题。穿防护服也不是为了防病毒,而是为了防止我们的皮肤碎屑或毛发进入到土壤当中,影响监测结果。

     “这就可以看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是运用了很多科技手段的。三星堆的每一粒土,都要全部保存,然后做筛选、研究。”孙唯祎认为,我们考古学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把文物挖出来,而是最大限度地区获取古人能够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她认为,通过网络平台,我们能够打破文物的时空界限,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相关文物图片,甚至文物的3D模型都汇聚在一起。大家可以不用到那么远的地方,就可以沉浸式感受文物的魅力。

       网络不仅能展现当今生活,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孙唯祎认为,网络不仅是新潮传播方式,更能赋予文化内涵新的时代价值。自己也会帮博物馆写推文,这两年大部分的推文都是帮川大博物馆写的。最近还在做一个绘本,以中国古代出土文物诠释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让大家感知当今价值观的深厚历史底蕴,实现古今关联、古代文物的现代新生。

     “我们可能下周就会先做一个尝试,名字叫作绘迹博物馆,用漫画的形式带大家深入地看每一座博物馆。第一所计划是川大博物馆,第二所目前打算是成都博物馆。”她说。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bk/737510.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