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都市圈,终于要发力了?
2021年至今,全国已有14个国家级都市圈先后获批。在这之外,还有不少地方在密集部署都市圈,打造区域增长极。
近日,《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公布,“加快建设福州都市圈和厦漳泉都市圈,打造东南沿海城市连绵带”,成为福建的重要战略目标。
早在2021年5月,福州就紧随南京之后,获批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而福建“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厦漳泉都市圈,却至今未能入围。
在外界看来,作为曾一度与长三角、珠三角齐名的“闽三角”,厦漳泉一体化虽已推进多年,但始终没有多少实质性突破。
就在不久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到2030年,厦漳泉都市圈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体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的样板。
这一次,三地能否真正改变“散装”格局,合力带动区域崛起?
“中规中矩”
由于文化、语言、习俗相近相通,厦漳泉一体化一直是福建区域发展的重要议题。
早在2003年,福建就出台《福建省开展城市联盟工作总体框架》,拉开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序幕。
2010年,厦漳泉一体化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同年福建提出“厦漳泉大都市区”概念,积极推动三地同城化发展。
2018年,福建官方又作出加快闽西南协同发展的决策部署,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五市开启新一轮协作发展之路。
然而多年过去,厦漳泉一体化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2023年福建省“两会”期间,民建福建省委提案建议,优化厦漳泉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提案认为,当前,厦漳泉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正在蓬勃向前,但进展“略显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区划关系始终高于市场区际关系”。
对于厦漳泉同城化的制约因素,有人总结为“厦门太小、泉州太散、漳州太弱”,虽不全面,却也可见一斑。
如《规划》中所言,都市圈内部行政壁垒依然存在,中心城市间发展的同频共振效应还不明显,厦门发展空间较为受限,漳州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泉州发展集聚度仍不高。
与许多都市圈不同,厦漳泉都市圈没有明确的中心城市。尽管不少观点认为厦门城市行政级别最高,更有潜质担当“C位”,但在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看来,“厦门不像深圳,它的经济总量不够大,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资金、技术、人才、订单溢出效应,远远小于虹吸效应”。
在丁长发看来,推动厦漳泉同城化,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行政协调机制。据其透露,福建曾有意让厦门牵头协调三市同城化,但受限于行政障碍、财税体制、利益分配等因素,同城化进展并不顺利。
在丁长发看来,对比长三角、珠三角、胶东半岛等沿海地区,如今厦漳泉地区的发展,已经相对滞后了。即使在福建省内,近年来厦漳泉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也不如福州都市圈。
数据显示,厦漳泉三市GDP规模占福建全省比重,已由2010年50.8%,下降至2023年47.8%。尤其是作为福建两大GDP万亿城市,2021年福州正式超过泉州,成为全省“经济第一市”,此后领先身位逐年拉大。
今年上半年,泉州一改去年的低迷状态,GDP增速达到6.7%,同期福州增速也达到6.2%,携手领跑万亿城市;但从GDP规模来看,泉州、福州上半年GDP分别为5924.96亿元、6121.6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约170亿元、340亿元,福州增量是泉州的两倍。
丁长发认为,近年来闽南金三角发展“中规中矩”,“利用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契机,通过‘1 1 1>3’的内部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加速联通
根据《规划》,厦漳泉都市圈包含厦门、漳州、泉州三个设区市除华安县、永春县、德化县以外的区域,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6%,海岸线1242公里、占全省34%,2023年末常住人口约1838.9万人、占全省44%。
虽相比成熟都市圈有落差,但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厦漳泉都市圈也积累了一定基础。
人流,是三地互联互通加速推进的直观体现。近年厦门城市交通发展报告显示,厦漳泉都市圈呈现同城趋势。
2021年,厦门跨市通勤人数约为14万人,占总通勤人数6%,其中厦泉通勤约为4.8万人,占比34%;厦漳通勤约为9.3万人,占比66%。
到2022年,厦门与漳州、厦门与泉州全方式交互量分别达34万人/日、28万人/日,跨市人数较上年明显大幅增长。
对厦漳泉都市圈建设的基础,按照《规划》中的表述:
厦漳泉三市融合、协同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格局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打造厦漳泉都市圈,有利于整合厦门特区优势、漳州资源优势、泉州民营经济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规划》同时明确,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快提升厦漳泉同城化水平,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
丁长发认为,都市圈建设其实就是软硬件一体化,最重要的是找到三市共性,先易后难地推进。“教育、资源、文卫等‘软’服务的跨区域共享相对容易,交通基础设施、港口一体化的‘硬’连接要建设好则更难。”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此次《规划》推动实施的七大一体化建设目标中,“基础设施实现新联通”被摆在首位,提出完善公路、铁路、海运、航空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具体而言,轨道交通重点项目包括开工建设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推动建设厦门市轨道交通3、4、6号线和漳州角美延伸段等项目。
其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R1线——该线路贯穿厦门、漳州和泉州三个城市,是厦漳泉城际铁路主骨架线路,建成后将连接三大城市中心,对区域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公开信息显示,项目建设规划已于2023年年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就在近日,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泉州至厦门至漳州城际铁路R1线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公示,意味着该项目距离开工更进一步。
据当地媒体今年4月报道,R1线项目线路方案已基本确定,接下来泉州、厦门、漳州将联合上报福建省发改委组织可行性研究审查,争取实现年内开工建设目标。
此外《规划》还提及,全力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加快建设厦门翔安机场等。
丁长发认为,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厦门城市地域面积、人口体量相对有限。向外辐射带动漳州、泉州,既可以构筑厦漳泉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也可以反哺厦门国际性综合枢纽建设。
产业协同
交通是基础,产业相融则是都市圈建设的核心。《规划》提出,厦漳泉都市圈要共建千亿级现代优质产业链群,打造我国东南沿海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高地。
具体来说,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联动发展,共建现代优质产业链群,合力壮大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纺织鞋服制造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共促核心产业链整体提升。
据当地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厦漳泉4573家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2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15所普通高等院校在厦漳泉都市圈扎根落户。
不过,丁长发认为,厦漳泉各地争资源的情况还客观存在。如何结合各自特点取长补短,加强彼此产业嵌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1 1 1>3”,是三地产业同城化面临的关键考验。
丁长发进一步解释,厦门有福建最好的多区叠加政策优势,以及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城市美誉度、科研、国际化优势,但土地资源、产业发展综合成本、制造业规模等短板明显。
相较而言,泉州有发达的民营经济、都市圈内最大的经济体量,漳州则坐拥福建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优渥。三地之间如果能够按照都市圈规划进行产业整合,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厦漳泉都市圈产业实践中,毗邻地区“产业双向转移”被频频提及。
2019年,厦门发改委发表《“五个一体化”的厦漳泉都市圈探索与实践》,提到三地合作共建园区,高标准建设厦泉(安溪)经济合作区、厦漳(长泰)科技创业园等,实现产业双向有序转移。
在丁长发看来,目前厦漳间的合作相对更为密切,厦泉两地的产业互动有待强化。
但综合来看,产业规模不大是三市共同的掣肘。
丁长发提到,深圳的万亿产业对周边城市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反观厦漳泉,仅千亿级的优势产业规模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放眼整个福建,制造业整体基础也较为薄弱。比如在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福建仅宁德市动力电池集群入榜。
“打造现代制造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非长期、大量的投资不可得。”丁长发认为,厦漳泉需深入分析各自产业发展、优势互补情况,深化产业链合作。其中又涉及到财税机制改革、促进市场要素流动等多个方面,如何走深走实,考验地方的决心与智慧。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bk/676264.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