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民革:2025年钢铁行业仍有增长机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突围之道

admin 阅读: 2025-01-21 17:34:26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这一年,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钢铁的领军企业之一,首钢有何应对之策?面向未来,处于深度调整期的中国钢铁行业如何走向突围?

1月20日,在钢协六届七次会员大会召开期间,钢协新一任会长,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深入分析了当前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同时结合首钢高质量发展实践,为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路径指出了方向。

2024年首钢经营业绩亮眼

“八个注重”经营方针是关键

过去的2024年,尽管行业形势严峻,但首钢的经营发展质量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经营结果保持历史好水平。“‘八个注重’是我们提升经营质量的关键举措。”赵民革向《中国冶金报》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关键原因。

“‘八个注重’是首钢遵循市场竞争、行业发展、企业成长规律,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的经营方针。”赵民革进一步阐释道,一是注重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主要是通过推进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优化,减少不增值业务环节,提高企业效益效率。二是注重资金高效运转,要强化资金精细化管控,坚持现金为王,紧盯经营现金流,坚持追求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的利润。三是注重改善资产质量,要持续压降带息负债,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资产流动性。四是注重极低成本管理,要深挖内部潜力,以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要求自己,确保成本费用增幅不超过营业收入增幅。五是注重资源的高效配置,要围绕企业主营业务和主导产品,极优配置人才、技术、资金等核心资源。六是注重持续对标管理,把对标作为发现问题、市场化评价、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建立常态化对标提升机制。七是注重委托管理责任,要求各管理主体,切实承担起对集团委托管理资产的管理责任,提升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八是注重总部健康运行,通过强化投资回报、优化融资结构等方式,实现总部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持续降低。‍

“钢铁行业要成为受尊重的行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企业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生存能力。所以,我们提出来要把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和企业保持自身竞争力变成一个‘协同三角’,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从首钢这几年的运行来看,‘八个注重’的依据有两条,第一条是遵循‘三个规律’,即按照市场规律去办事、按照行业的发展规律去办事、按照企业自身的成长规律去办事;第二条是企业还是要讲效率和效益。‘八个注重’的经营方针,实际上是我们回归到企业的本质,我们的企业经营更讲效率效益,我们更注重现金流的管理,我们更注重风险的防范。可以说,‘八个注重’经营方针让我们在市场形势严峻之时能够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首钢发展质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赵民革表示。

2025年钢铁行业仍有增长机遇

深化供给侧改革任务依然艰巨

进入2025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如何?赵民革向《中国冶金报》记者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我国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钢铁行业承受来自市场、环境和转型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市场表观消费量持续下探,“减量调整、存量优化”发展的特征日益明显。但危中有机、机中有遇,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叠加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预计汽车、家电、造船、新能源等行业仍有结构性机遇,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也有增长机会。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确定了一些重大的产业发展方向,很多都与钢铁行业和产业链密切相关,我们要积极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握好新政策新赛道新场景带来的新需求。此外,会议将扩大内需排在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两重’‘两新’政策将进一步延续、扩容,将对钢材需求形成支撑。”赵民革分析道,“因此,钢铁行业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工具进行赋能和改造,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要深入挖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潜在需求,提前布局,抢抓结构性发展机遇。”

“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深刻认识到钢铁行业现在的供需矛盾不会很快得到缓解,它会持续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但是,我们要始终坚定发展信心,中国的钢材消费市场仍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个市场。我们要随着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去调整我们的供给。”赵民革表示,“此外,我们每一个产业的很多场景都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的贸易以实物贸易为主,但近几年国家的贸易重点更多放在服务贸易上,服务贸易里头有很多场景,钢铁行业可以大有作为。所以,除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以外,每一个产业自身的结构调整也为钢铁提供了机遇。钢铁企业要主动去适应这种变化。”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赵民革强调,今年钢铁行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那么具体到首钢,会如何做?

“从首钢来看,我们围绕着钢铁产品布局重点抓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所产生的一些潜在需求,首钢要提前一步谋划、研发、试制、测试,等到新的场景形成以后,马上可以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现在的传统用钢领域对钢材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首钢一定要满足这些要求。”赵民革表示。

具体来看,首钢将坚持“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依托技术创新锻造长板优势,提高供给质量,持续推动产品结构、渠道结构升级,在行业竞争中定义高端领先产品,在需求侧的增长中定义特色产品,在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满意度中定义服务能力。一是坚守企业本质,以效益为中心,用好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国内外、产线间、产品间资源极优配置,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推进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促进钢铁行业在联接世界、参与高水平竞争与服务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强化产销研一体化机制,创新产品结构调整机制,优化产线高效协同机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有效供给。三是聚焦新产业和新业态市场,有效识别、把握结构性市场机会,积极培育新的需求增长点。四是强化“制造 服务”,依托技术创新,深化差异化服务,推出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赵民革特别指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二是价格的形成机制跟实际供需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偏离,很多钢厂增产不增收;三是在产能治理和调控供给端方面缺乏非常有效的举措。相关部门和各个企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行业协会也做了非常多的研究,方向、路径和措施也是比较清楚的。下一步还是要行业取得共识,大家一块往一个地方去想,共同去促进行业环境的改善,去促进供需关系的改善。目前来看,‘讲信用、重自律、守规矩’应成为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要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融入企业发展理念,体现在企业战略中,落实到企业行动上,实现知行合一。尤其在市场形势严峻之际,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尤为重要。”

应对碳市场与CBAM挑战

钢铁行业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钢铁行业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另一方面,2025年是CBAM过渡期最后一年。这些都对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赵民革在谈及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时重点强调了低碳。

“在国内,纳入全国碳市场是钢铁行业碳管理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将减碳与经济利益紧密关联,低碳冶金等变革性技术发挥的支撑性作用愈发凸显,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赵民革建议道,“要加快低碳技术推广应用,降低碳排放强度。特别是高炉、烧结等主要排放工序是钢铁行业减排重点,要推广应用钢铁制造全流程节能降耗先进技术和装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升系统能源管控水平。要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提前谋划碳资产管理。”

“在国外,面对即将到来的欧盟碳关税,钢铁企业要积极应对,有效化解CBAM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赵民革进一步表示,“当前,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外市场对钢铁企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特别是欧盟市场潜力大,作为高端产品出口市场,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持续关注CBAM政策的更新和相关的调整,做好碳关税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提交准备。根本上,还是要提升产品低碳竞争力。通过技术转型升级和管理创新优化实现低碳生产,这是应对欧盟碳关税的根本措施。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适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产业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价值链传导机制。”

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开辟钢铁行业突围新路径

2025年,首钢如何打好“十四五”收官战、谋划新未来?对于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未来走向突围的路径是什么?

赵民革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首钢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进一步找到了一条发展路径,即“一引领两融合”,把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最优先的位置,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深度融合提高企业效率,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提升价值创造,这既是首钢的战略选择、也是首钢的突围之道。

赵民革介绍,首钢的“十四五”规划,按“前三年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后两年实现发展质量转变”的“3 2”步骤安排,各项任务有着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十四五”以来,首钢大幅提高资产流动性,有进有退形成有一定抗周期能力的产业结构,围绕一“高地”一“支点”加快打造“一起向未来”的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经营结果取得历史较好水平。

“2025年,首钢明确了三个定位,简单来说就是‘收好两个官、打牢一个基础’,一个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一个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第三个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赵民革进一步表示,“锚定上述目标,首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进一步提升产业比较竞争优势。二是坚持把管理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效率效益。三是坚持把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输出,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四是坚持把一‘高地’一‘支点’建设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打造更高国际水准的城市复兴新地标。五是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

“百年首钢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通过搬迁调整实现了从长材到板材的转型升级,靠的就是技术创新基础不断夯实、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论述,系统谋划‘一引领两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以技术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赵民革强调。

“实际上,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这是钢铁等传统产业走向突围的一条路径。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要坚持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赵民革立足首钢实践,对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对于钢铁行业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赵民革提出:一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始终把技术创新工作放在企业发展最优先的位置,统筹创新资源、完善创新链条、把准研发方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践行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二要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以改革创新思维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自身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切实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三要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圈,提升创新效能。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推动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网络化”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打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创新全链条,构建开放共赢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面对机遇和挑战,钢铁行业要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将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赵民革最后说道。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qih/1022747.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