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经开区,为何选在天津和大连?
(原标题: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经开区,为何选在天津和大连?)
1984年12月6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获批成立,成为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之一。
40年后,2024年12月5日,大批参观者涌入了天津经开区举办的40周年成就展现场。在那里,参观者通过图片和文字,全面回顾了1984年到2024年间,天津经开区从昔日盐碱荒滩到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变化历程。
40年,中国的经开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早的大连经开区到最新升级的广州花都经开区、沈阳金融商贸经开区等,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达到233家,遍布中国31个省份。
在商务部公布的“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榜单中,天津经开区排名全国第三,大连经开区排名第15。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经开区,大连和天津不仅是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缩影,还是这233家经开区发展的典范。
第一个经开区的诞生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大连,这里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当年3月,大连被中国政府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这一决策为大连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9月25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再次降临大连――国务院批准建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天后,大连市人民政府迅速响应,颁布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管理办法》,为开发区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根据此前的规划,大连经开区的第一期工程在马桥子村附近的5平方公里区域内进行,其中3平方公里被划定为经济技术区,主要用于建设工业企业;而另外的2平方公里则用于打造海滨风景区、文化娱乐场所、外商公寓和别墅等生活配套设施。
大连经开区的建设理念是引进先进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将采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重点发展电子仪表、精密机械、精密冶金、精细化工、新型材料以及高档轻纺、食品饮料等行业。
1984年8月中旬,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谷牧、李鹏等亲自来到开发区现场视察,对开发区的选址和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开发区背倚大黑山,面向大连湾,地理位置优越,是发展经济的理想之地。
10月15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动工建设。时任中共大连市委第二书记、开发区负责人崔荣汉在动工仪式上提出了“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建设精神,并承诺在一年内完成“七通一平”工程。
彼时的大连经开区,手握区区1000万元财政启动资金和2.3亿元低息贷款,正式在一片盐碱地上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当年年底,大连经开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东兴纺织有限公司签约落户,它是由金州服装总厂和香港大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营。
1986年8月31日,经开区第一家工业企业――北方五三制罐公司正式投入生产,标志着经开区工业建设的正式启动。虽然一开始,大连谈成的合资项目多是一些小规模的“短平快”项目,并且大都局限在香港等地区,但随后几年,中国首家日本独资企业万宝至马达大连有限公司,中法两国股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企业――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国内外投资企业纷至沓来,经开区逐渐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的落户。
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大连经开区的吸引力日益增强。1987年1月至7月,经开区批准和签约的项目达30个,投资总额为3.7亿元,比1986年同期增长了1倍。到1990年底,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经开区投资办起了170多家企业。
到了1994年,大连经开区的开发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地区生产总值、出口创汇金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开发区之首,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999年,大连经开区更是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了东北腹地的开放门户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区。
从最初的13家企业,到如今拥有超过4.3万家入驻企业,大连经开区的区域面积已扩大到351.75平方公里。这里形成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年总产值超过3300亿元。如今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东北复兴的重要一环,为大连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没有依靠国家拨款
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同一年诞生的还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开区在众多国家级经开区中独树一帜,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依靠国家拨款实施建设的开发区。这一独特的背景赋予了天津经开区独特的创业精神和发展模式。
在成立初期,天津经开区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但它没有选择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而是通过3.7亿元的开发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开创了“滚动开发”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规划一片,开发一片,收益一片”,通过有序的开发和收益滚动,实现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有效地减轻了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负担。
在获批后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天津经开区就签订了21个内外资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700万美元,这一成绩在当时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当然也吸引了美国有关方面的关注。
1986年,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经济学博士黎成信,给美国政府呈送了一份报告,他们对中国沿海1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投资环境进行了调查,认为中国当时有最好的两个投资区域,一个是蛇口工业区,一个就是天津经开区。彼时,天津经开区曾一度与深圳蛇口齐名,并称为“南蛇口、北泰达”。
美国人的这份报告也被呈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手上。1986年8月21日上午,时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邓小平同志来到天津开发区视察。当时经开区的很多年轻人对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有所担忧,邓小平对他们说:“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听完汇报,邓小平同志当场挥毫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而今,中国的国家级经开区几乎都有一块这样题词的牌匾。
天津经开区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独特的开发模式,更离不开其致力于打造“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的努力。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和技术,天津经开区逐渐形成了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同时,天津经开区最早提出了“与巨人同行”的策略,以摩托罗拉、三星、丰田等外商投资的经典案例,加速缩短了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
如今,天津经开区已经发展成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占全市三十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超过七分之一的GDP和五分之一的外资、四分之一的工业产值、近三分之一的进出口。这里拥有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1720家,外资项目6478个,实际使用外资700亿美元,是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经开区之一。
2024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GDP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4%,税收增长17.3%,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7.2%。
经开区40多年流变
自1979年中国迈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步伐以来,经开区作为这场伟大变革的重要载体,走过了40多年的辉煌历程。1984年,是中国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国家队”的开始。如今,这一“国家队”的数量已经从首批的14个扩容到233家,从分布于沿海12个城市到遍布31个省市。
从改革开放到1991年这段时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港口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一阶段,经开区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还逐渐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政府通过扩大开发区数量和面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投资。这些企业在开发区内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可以说,在这一探索起步阶段,国家级经开区就以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这些经开区通过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经开区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2年到20世纪末,国家级经开区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掀起了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新一轮高潮。借助这一发展机遇,国家级经开区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这一时期,国家级经开区也开始向内陆地区扩展,形成了沿海与内陆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政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开区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变。这一时期,经开区不仅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还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当然,也是在这一时期,国家级经开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一些经开区在商务部的考核评价中排名靠后,甚至被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这反映出经开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大等。因此,经开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万亿元、财政收入2.7万亿元、税收收入2.5万亿元,以千分之三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
与此同时,2023年,这些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1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均接近四分之一,是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
可以预见,国家级经开区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格局,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体,将继续发挥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959277.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