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统计口径调整不是“美化统计”
(原标题:M1统计口径调整不是“美化统计”)
央行近日发布公告,决定于2025年1月起启用新的狭义货币供给(M1)统计口径,将此前未被纳入的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统计范围。
货币供给及其增速是重要的金融统计指标。按照当前的货币供给层次划分,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这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出发,来衡量经济体系中资金流动的活跃程度。
M1规模主要由单位活期存款(包括企业与机关团体)构成,因此M1同比增速变化成为度量企业活期存款变化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因企业采购、销售以及投资活动活跃而持有活期存款,或者因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活跃而形成企业的现金流,那么M1同比增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
从宏观经济指标间的关联关系来看,M1同比增速的变化对于工业企业利润、PPI同比、股票综合指数以及GDP增速的变化,皆具有较好的前瞻性,所以M1是观察分析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并且影响到市场对短期经济运行的预期。
今年4月份以来M1同比增速罕见地转为负增长,且跌幅较大,此时对M1统计口径进行调整,是为了“美化统计”吗?
答案是否定的。
关于M1统计口径进行调整的讨论并不是当前才出现的。早在2010年前后,随着银行卡的普及以及转账支付便利性的显著提升,当时就有关于将居民活期存款也纳入狭义货币供给的讨论。从国际比较来看,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韩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居民活期存款都已被计入到狭义货币供给,IMF的统计标准也包括居民活期存款和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
特别是随着线上支付技术手段的发展,中国居民活期存款已经做到了无需取现即可随时用于支付,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更是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同时,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已于2019年实现100%集中存管在央行,成为央行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可以说,当前的M1统计口径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现实。
更重要的是,虽然新口径下M1的波动幅度减小,特别是跌幅有所收窄,但新旧口径之下的数据走势是几乎一致的。这意味着,M1增速变化对于其他经济指标的指示意义也并未受到影响。
按照新口径来计算,M1同比在4月份以来同样是负增长,其中8月、9月、10月的增速分别为-3.0%、-3.3%与-2.3%,相比于旧口径约收窄了4个百分点的跌幅,但依然可以显示出资金流动速度的缓慢。
同时,在新口径下,市场观察的基准也会随之变化。比如,此前M1同比下跌5%以上,市场会认为货币流动存在显著的惰性,那么这一基准在此后可能就会变为下跌2%。简单来说,M1统计口径的变化并不会真正起到“美化数据”的作用。
实际上,统计口径调整能不能起到“美化数据”的作用,严重依赖于统计数据在口径调整之前与之后能否保持一致。比如,有些地方将前一年的GDP数据进行“挤水分”,从而调低基数以使得当年的经济增速提升。再比如,某些年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数据,会由于基期或当期的可比范围的调整而出现增速偏高的情况。
但是,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调整却完全可以做到基期与当期、当期与未来的统一,也不影响继续按照原有口径进行重新计算。
本次统计口径调整,不仅不会影响数据走势以及其对宏观经济指标的指示意义,还有助于提升M1同比增速与工业企业利润或PPI等统计指标的相关性。原因在于,在此前的统计口径下,春节期间企业存款会因奖金发放等原因转为居民存款,再加上居民增持现金,这往往会带来年初的狭义货币供给统计出现大幅波动,而在新的统计口径下,企业活期存款转移为居民活期存款不再影响M1,数据的波动性得到降低。
此外,随着工业产能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空间收窄,企业生产与投资的高低对于终端消费好坏的敏感性将有所提升,将居民活期存款与备付金纳入统计也有利于综合反映微观经济主体的支出状况,特别是居民消费的支出状况和意愿。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逻辑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今年以来央行在调控目标、调控方式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做出了诸多调整,狭义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调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没有动机也没有必要在这个环节上进行统计的粉饰与美化。
(作者系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95537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