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梳理(1-20)|探秘大遗址
(原标题:5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梳理(1-20)|探秘大遗址)
文博时空 作者 李畅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自 2010 年启动以来,已经有 55 个获批。这些遗址在哪里?有哪些重量级文物?有何历史价值?我们给大家做个简单梳理。很多遗址我们之前做过报道,可以点击相关链接看详细介绍。
01
北京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 3000 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清乾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尊圆口卷唇,腹部鼓起,左右各饰一白釉海燕形双耳,海燕塑造精细,极为生动。通体施霁青釉,口沿处、肩颈处绘金彩线纹,腹部绘叶纹、缠枝莲纹,近底处饰粉彩凸雕莲瓣、莲实和连珠纹各一道,足底绘金彩线纹,与口沿处相呼应。外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瓷质精美,花纹细腻,色彩瑰丽,是景德镇官窑为当年圆明园内海晏堂特制贡品,是乾隆朝高超的制瓷工艺的代表。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它曾是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1860 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幸运的是截至 2021 年 3 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已回归祖国,遗憾的是剩余五尊仍下落不明。
长颈葫芦瓶
这是清乾隆收藏到圆明园的一件珍宝,上面绘有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看起来极其美丽。
相关阅读:
样式雷研究团队解读:200年皇家设计世家传奇 | 古建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寻宝图”|“一个200年设计世家的传奇”系列(二)
建筑的记忆 |“一个200年设计世家的传奇”系列(五)
02
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约 50 公里处的房山区境内,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临着广阔的华北平原,山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宜人,是 70 万年至 20 万年前的“北京人”、20 至 10 万年前的第 4 地点早期智人、约 4.2-3.85 万年前的田园洞人、3 万年前左右的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
旧石器时代 骨针
03
集安高句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高句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区周围,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高句丽遗址公园等 7 处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和麻线 626 号墓、西大墓、千秋墓、麻线 2100 号墓、麻线 2378 号墓、七星山 211 号墓、七星山 871 号墓、王字墓、临江墓、角�h墓、舞踊墓、马槽墓、散莲花墓、禹山 992 号墓等 10 余处遗址展示区。公园占地面积 140 万平方千米。遗址公园内的文化遗存是数以万计的高句丽遗迹中的精髓。
高句丽(前 37 年~668 年)是中国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中持续最久的政权,前后经历了 28 位君王。而集安作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 425 年之久,保留了大量遗迹。2004 年 7 月,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内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的早中期王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军事性山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以东方金字塔――将军坟为代表的 12 座高句丽王陵皆以石材构筑,外观呈截尖方锥形,结构严密,工艺精湛,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素有“东北亚艺术瑰宝”之称的高句丽古墓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内涵丰富,生动地描绘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场景。汉字镌刻的海东第一古碑――好太王碑是高句丽吸收接纳了汉字体系和接受汉文化影响的最好诠释。
长川一号墓 前室北壁壁画(损毁严重)
长川一号墓 前室南壁 歌对图
角�h墓壁画 角�h图
舞踊墓壁画 宴饮图
舞踊墓壁画 舞踊图
04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鸿山遗址,首次完整地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墓葬在同一墓地的埋葬规律,并将墓葬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代表了越国贵族的4个等级。同时,该地区现保存着百余座大小土墩,分布于伯渎河、九曲河“两河流域”大约7公里的范围之内。由众多贵族墓葬构成的越国贵族墓地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属首次发现。
玉玄鸟(玉飞凤)
玉飞凤共出土三件,造型稍有不同,均作振翅欲飞状,雕琢工艺精良。此件为白玉,呈白色,微透明,凤额有一红色圆斑,凤作振翅欲飞状,这是国内最早发现的微雕玉器,凤身上雕刻着极细的鳞形纹和羽线纹,展示出当时吴越人高超的治玉工艺。在古代,凤鸟同龙一样,是原始氏族的图腾,具有神秘的色彩。凤鸟又是古代人们心目中一种吉祥的瑞鸟,是天下安宁的象征,也被比喻为美人和富贵,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玉飞凤作为一种远古图腾,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隐喻“凤凰起飞迎朝阳”。
琉璃釉盘蛇玲珑陶球形器
这是我国最早的琉璃陶胎器,球形,中空,下部为矮圈足,球身由八条盘蛇构成,姿态各异,圆目张口,或头向上昂,或口衔另一蛇的尾,或口衔另一蛇的身,蛇头和蛇身饰点状的蓝色琉璃釉,并以红彩相间。
青瓷炉盘、温酒器组合
鸿山遗址邱承墩战国贵族墓中出土一套由炉盘和温酒器组成的青瓷温酒器,伴出大量青瓷酒杯,为国内首次发现。温酒器,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温酒的专门器具。冬天使用时,在底部的炉盘内放炭火,位于炉盘之上的温酒器内加热水,然后将酒杯置于温酒器的小孔内,以火温水,以水温酒,端杯即饮,饮毕再斟,边温边饮。
青瓷吊釜、沥水器组合
吊釜、沥水器组合极为罕见,为仿青铜器的加热消毒用器。吊釜用绳索吊起,其下烧火,吊釜边上有两个耳朵,烧火时可挡住上窜的火焰,而不至烧断绳索。釜内的水烧开后,将碗或酒杯倒扣在底部有孔的沥水器内,置入釜中烫碗或酒杯,沥水器提起后,碗、杯上的水便自然沥下,卫生而科学。
青瓷甬钟组合
05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余杭县和德清县境内,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年代为公元前 33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神人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浙江余杭反山遗址 23 号墓出土,这件玉琮与常见的“内圆外方”的玉琮不同,整体呈圆形,四道弦纹将玉琮分为上下两部分,表面刻有神人纹,体现了良渚文化玉琮形制的多样性。
玉琮式管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在良渚文化中,细小型玉琮常有发现,而且多出土于玉管集中的地方,有的正处在串饰的中间,所以发掘报告称其为“玉管”或“玉琮形管”。这些细小型玉琮的造型和图纹与大型玉琮相似,在琮面上同样饰有良渚文化兽面纹。
镂空兽面纹玉牌饰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1987 年瑶山遗址(迄今等级最高、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器类最为丰富、制作最为精美、最具影响力的良渚文化墓地)7 号墓出土,宽 7cm,高 4.9cm,整体大致呈三角形,采用透雕和阴线刻相结合的手法,使其呈现出兽面的形象。
三角形的上端两角各对钻一个圆孔为眼,眼对角各有一个弧边三角形镂空,用来代表眼眶和眼睑。额头上有不规则的条形镂空,卷云纹充当鼻孔,并且末端向上延伸,与眉毛相连。下端是弧边的十字型镂空,可能是嘴。眼眶下三角形的边缘有两个凸起,像胡须,也有人认为是青蛙的爪子,而整个器物则是一只蹲趴的青蛙。
玉牌上兽面纹的图案和良渚文化的兽面纹有所区别,大眼的特征反而和崧泽文化晚期陶器上的纹样一致,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是“亦龙亦兽”的过渡图像。
龙首纹玉镯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瑶山一号墓出土,直径 8.2cm、高 2.65cm、孔径 6.1cm,是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龙首纹玉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外璧用减地浮雕方式雕琢四组顺向环镯外璧的龙首纹。龙首重圈凸眼,眼睛上方阴线刻画一对短角状纹样,短角的后方以示意性的浮雕显现近方形的两耳,阔鼻,鼻梁部位阴线刻画双线菱形图案,内填刻椭圆形纹样,阔鼻下竖刻短线表示嘴巴。
龙首纹是流行于良渚文化早期的一种纹饰,到了良渚文化中后期,龙首纹被良渚文化主流的神人兽面纹所取代。比较瑶山 2 号墓出土的龙首纹圆牌饰和瑶山4号墓出土的兽面纹玉璜,可以看到这两种图案在构图元素和基本结构上的相似性:包括眼睛及外眼角略为强化的尖突;眼睛下两侧向外螺旋的泪线,同时又以尖突收尾;以及嘴角两侧的尖突。
从龙首图案的出现,到龙首纹与兽面纹的共存与融合,再到龙首纹最终为兽面纹所取代,展示了兽面纹作为良渚社会的代表性纹饰被确立的过程,也表明在良渚社会早期可能发生过信仰对象和传统的继承与嬗变,为我们研究良渚文化早期的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
相关阅读:
玉为神躯:探微5300年前的良渚(上)|观展
玉为神躯:探微5300年前的良渚(下)|观展
“中华五千年,良渚高大全”:良渚基建的逻辑|新知
5000年前“江南胜景”:良渚人的一天|新知
安徽磨盘山遗址:以4000多年文化积淀,探问良渚的源头与边界|2023十大考古新发现专访
06
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黄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 30 平方千米。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 14 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 8 代 12 王,前后达 273 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殷墟遗迹主要包括城墙基址、大灰沟、道路、夯土建筑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遗存、手工业作坊遗址、王陵区、家族墓地和车马坑等。
殷墟遗址规模宏大,现存有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后冈遗址、洹北商城遗址和众多族裔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祭祀坑、甲骨窖穴、手工业作坊遗址等,出土了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
殷墟作为中国现存最重要的早期都城遗址之一,其规划布局对中国都城以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妇好�^尊 商代晚期 河南博物院
1976 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器身铭文“妇好”,造型生动传神,整体作站立�^形,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构思奇巧。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花纹绚丽。
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 殷墟博物馆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百余年来,殷墟出土了 16 万余片甲骨,发现单字约 4500 字,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相关阅读:
考古摇篮:殷墟新馆够拼,展70余年压箱底文物�@博物馆巡游
07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遗址地跨洛河两岸,遗址东北至白马寺镇唐寺门,东南至李楼乡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镇苗湾,西南至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面积约 47 平方公里, 已有 1400 多年历史。隋唐洛阳城由宫城、皇城、里坊区和郭城组成。
隋唐洛阳城遗址由宫城、皇城、里坊区和郭城组成。将宫城的应天门、皇城的端门、天津桥、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门串联起来,就构成了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而宫城则位于皇城之北。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
隋唐洛阳城遗址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年),唐高宗显庆二年(657 年)颁布《建东都诏》定洛阳为东都。唐睿宗光宅元年(684 年),改东都为神都。天授元年(690 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定都洛阳。唐肃宗元年(761 年)复名东都。唐朝末年,毁于战火,遗址留存。
相关阅读:
洛阳唐城话武后|访古
访龙门石窟,观大唐气象|访古
一生必看的六大石窟|古迹巡游
08
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地处川西沃野,村落散布,沟渠纵横,呈现出一派自然的田园风光。主要由“西城墙遗迹”、“燕家院子・月亮湾”及“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工作站”三大展区和三星堆博物馆组成。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 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
陶猪 商末至西周 三星堆博物馆藏
陶猪出土于三星堆遗址,整体为圆球形,塑有两只圆圆的眼睛,鼻子凸出,略显呆萌,所刻出的嘴角仿佛带着一抹微笑,背部还有一凸起,此陶猪具体的用途还尚未知晓,但其造型着实可爱,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关注。
铜扭头跪坐人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人像呈现跪坐的姿态,其双手形成半“合十”的形状,平举于身体左前方,而两膝紧贴地面,双脚的前脚掌着地,后脚掌则抬起。整个身体的重心位于左肩与双手手掌之间的卡槽位置,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负重感。跪坐人像与三星堆大立人像、人头像等在造型、表情、服饰等各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应属于服务于祭司、神职人员。而大立人及其他人头像推测为祭司、神职人员。
青铜人头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在雕像的头顶,可以看到辫绳状的装饰,这很可能是头戴的帽箍或是将发辫挽在头顶上的样式。这种装饰形式与今天四川一些地方人们头上缠绕的头巾颇为相似,展现了浓郁的地方土著风格。
三星堆的青铜器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青铜雕像群,它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雕像被视为受人顶礼膜拜的权威和偶像,既代表了天神、地�o、祖先神等神圣存在,也象征着国王及巫师等世俗或精神领袖。这反映了古蜀国独特的社会形态和群体关系,即人神合一、政教合一。这些雕像的出土,不仅填补了中国商代青铜人物雕塑的空白,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早期偶像崇拜的宝贵资料。
青铜大立人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这尊青铜立人像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 262 公分,重逾 180 公斤,被称为“铜像之王”。这尊雕像采用了独特的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内部中空,由人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人像部分头戴高耸的冠冕,身着四层精致的窄袖和半臂式服饰,上面布满了繁复华丽的纹饰,主要以龙纹为主,辅以鸟纹、虫纹和目纹等,展现了高超的工艺和艺术水平。腰间佩戴着方格纹带饰,使得整体形象更加华美。双手呈现出独特的环握姿势,两臂环抱在胸前,给人一种庄重神秘的感觉。脚戴足镯,赤足站立在一个方形怪兽座上,更增添了几分威严和神秘感。
这尊雕像的整体形象庄重而威严,似乎描绘了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施展法术的场景。其双手的夸张造型更是引人注目,展现了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据推测,这尊雕像代表的是国王兼巫师一类的人物,他在民众眼中既是王权的象征,也是神权的代表,是集神、巫、王于一身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
商戴金面罩铜人头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金面具是三星堆青铜器的重要特征。金面罩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工匠们先将金块精心捶打成薄如蝉翼的金皮,随后根据人头像的精确造型,巧妙地将金皮贴合在额头上,延伸至下颚,两侧则完全覆盖住耳朵,耳垂部分还特意穿孔,以增添细节的真实感。眼睛和眉毛部分更是经过镂空处理,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为了将金面罩与铜头像完美结合,工匠们采用了生漆与石灰调和的粘合剂,确保面罩紧密贴合在铜像之上,既保证了美观,又增强了稳固性。这一细致入微的制作过程,不仅展现了商代青铜文化的辉煌,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工匠们对于艺术与工艺的精湛追求。
青铜神坛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铜神坛由多个元素构成,包括兽形座、立人座、山形座、�J顶建筑以及立鸟等。整个神坛大致可分为三层,底层展示了一对相对而立的神秘神兽,中层则展现了四位立人及他们头顶的山峰,而最上层则装饰有建筑、人物和飞鸟等元素,还有人首鸟身的神秘神像。这一竖向垂直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天、地、人“三界”的宇宙观念,更深刻反映了古蜀人的神话宇宙观。
青铜纵目面具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商铜纵目面具,雄伟壮观,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其形状呈方形,特色鲜明:倒八字形的刀眉犹如锋利的剑,眉尖上挑,彰显英勇;双眼斜长,眼球夸张地呈柱状外凸,长达 16 厘米,仿佛能洞察千里之外;耳尖部如桃尖般精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其鹰钩鼻与深长上扬的口角,微露舌尖,形成了一种神秘而威严的微笑。下颌前伸,更显得威武有力。而额部正中的一方孔,更是增添了其神秘色彩。
由于面具上那夸张的双眼和舒展的大耳,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千里眼”和“顺风耳”,这种超凡的造型无疑展现了其拥有超人的神通。结合古代文献中关于“蚕丛纵目”的记载,有观点认为这尊面具可能正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化身。而其两颊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孔,也暗示着它可能曾被蜀民恭敬地嵌于宗庙内的木柱上,作为供奉的对象。在三星堆王国的祭祀或信仰活动中,这尊青铜纵目面具无疑会被放置在最重要的中心位置,它不仅是王国的象征,更是古蜀文明的瑰宝,彰显着古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青铜兽面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此器物形状为薄片状,兽面部分展示了一对夔龙,它们分别向两侧展开,展现出生动的姿态。夔龙的卷角显得气势磅礴,而龙尾则巧妙地向上卷起。兽面的轮廓方正规整,长眉犹如一条直线,直接延伸到龙尾的末端,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大而明亮的眼睛、笔直的鼻梁、宽阔的嘴巴以及外露的牙齿,都刻画出了兽面的威武与力量。双耳则采用了夔龙的形状,与整体设计相得益彰。
在头顶的卷角下方以及下颌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圆孔,这些圆孔的存在不仅增添了器物的神秘感,也可能有着实际的功能作用。而颌下则有一对相向而立的夔龙,它们似乎正在承托着整个兽面,使得整个设计更加稳固与和谐。这件器物不仅展示了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动物和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青铜大鸟头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铜大鸟头,高 40cm,是三星堆全部鸟类文物中形体最大的一件。器物横断面呈椭圆形。矮冠的末端轻轻上卷,赋予其一种动态的美感。眼睛大而明亮,仿佛能够洞察一切,钩喙锐利而有力,整体形态犹如鹰头,透露出一种威严与力量。在钩喙的口缝以及眼珠周围,涂抹着鲜艳的红色,这种朱红色的装饰不仅增添了器物的华丽感,也使其在视觉上更加突出。而在器物的下端边沿处,精心设计了三个圆形的孔洞,这些孔洞可能是为了某种特定功能而设,也可能是为了增加整体的美感。
青铜鸟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鸟优雅地站立在圆座上。圆座设计独特,顶部微微隆起,而腰部则巧妙地内凹,并饰有四个圆形孔洞,座下则是一个中空的圈足。铜鸟的形象栩栩如生,昂首向前,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它的大眼和尖喙都刻画得极为传神,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它的灵动与机敏。而鸟身则修长而优雅,两侧的羽翅长及尾部,与尾羽相互交融,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更值得一提的是,铜鸟的背部还铸有一只歧分三枝的立式羽翅。这一设计巧妙地打破了鸟身原本平实的构型,为其增添了几分奇趣和生动。
青铜持龙杖形器立人像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手持龙头人像伫立在铜�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最上方,是目前三星堆所有出土人像中装饰极复杂的一件,神似 1986 年发掘出土的青铜大立人。人像穿着一双非常可爱小靴子,靴子之下是鸟头形装饰,而这个鸟头形装饰又能与另外一件器物相连接。这件器物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三星堆先民们高超的青铜设计和铸造技艺。
专家认为,这个场面表现的可能是天上的大神已经享用了人类的进奉,然后让这位鸟足人面的神�o把空的“酒器”还回来。与此同时,它还带来了神的旨意,也就是授给站在盖顶上衣着华服的小人像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位小铜人像手持龙杖,可能就是获得授权的象征。
青铜神树 商代后期 三星堆博物馆藏
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是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 396 公分,被命名为一号神树。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 27 果、九鸟,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
一号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分别有两条果枝,一条向上,一条下垂,果托硕大,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一条龙延主干旁侧而下,蓄势待飞。
修复完整的一号青铜神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与云气纹。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势。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刀状羽翼显得威风凌厉。铜龙的爪子、腹部和神树紧紧相连,非常吻合,从正面看是优美的 S 形,从侧面看也是同样的 S 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青铜神树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的实物标本。
“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在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专家认为,这种神树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后“建木”在诗歌中用来泛指高大的树木。
金鸟形饰 商 三星堆博物馆藏
广汉三星堆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规模青铜人像遗址,三星堆遗址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商代早期,大片城墙、建筑出现在聚落之中。商代中期以后,城址面积达 3.6 平方公里。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黄金加工、制玉、丝织业,复杂的社会结构,成熟的祭祀体系,彰显其统治中心、宗教中心、经济中心的独特地位。
金鸟形饰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五号祭祀坑出土。五号坑是三星堆祭祀坑中最小、也最神秘的一座,只有大约 3 平方米,却散落着大量的金箔片和象牙雕残件。由于其面积小文物多,不便现场发掘,曾被整体切割搬迁至实验室。金鸟形饰是三星堆目前为止唯一一件鸟形金饰片。可能是敷贴在某件器物上作为装饰或沿边镶嵌在里面。
金鸟形饰厚度仅 0.07-0.12 毫米,整体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橄榄形鸟首上有两孔,双翅如云纹向两侧展开,水滴形身,后接三尾羽。线条流畅而飘逸,极具动感。
金面罩 商 三星堆博物馆藏
2022 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相比于1986 年发掘的三星堆一、二号坑,八号坑内发现了一大批新类型的器物,包括以铜尊、铜�、铜瓿这些以中原殷商文化为典型特征的青铜器。
金面具宽约 23 厘米,高约 28 厘米,厚度很厚,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以独自支撑。金面具残片和其他面具形态相似,耳朵宽大,眼睛突出,鼻子也比较高,嘴巴微微上扬。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尺寸明显并不适用于人脸,学者普遍认为与祭祀有关。
神树纹玉琮 商 三星堆博物馆藏
出土于三星堆遗址 3 号祭祀坑,高 12.5cm,孔径 7.7cm,底面略有倾斜,琮面无节槽,有线刻纹饰,表面和孔璧打磨精细光滑。
玉琮相对的两面各有一幅树形图案,两树形态略有差异:一株底座呈“几”字形,树干底部分叉,落于底座之上。树干连接树枝 5 条,其中两枝自树干中部向两侧引出,后弯曲向上,另三枝则位于树干顶部,呈三叉形;树干中部两枝体量大于树顶三枝;各枝顶端均呈心形,或象征花蕊;树枝两侧则有数量不等的弯曲分叉,应象征枝叶。
另一株底座形态更加复杂,分为两层,下层呈“酉”字形,形似大口尊,两侧附弯钩状图案,似为尊的扉棱;上层呈“兀” 字形。树枝顶部由上大下小的两个长椭圆形图案组合而成,上部椭圆形中各刻画两道近“V”形纹饰,中部树枝顶端呈铲形,其余四枝顶端收尖。
琮面神树的形象与 2 号坑出土的青铜神树的形象有颇多相似之处,这类神树的形象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并不鲜见,表现了古蜀先民对神树和太阳的崇拜。
相关阅读:
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铜时代|图鉴
从“2023十大新发现”到三星堆、二里头、南佐,考古学家访谈长文解读合集|新鲜度、深度、锐度
植物考古学家赵志军:追寻“三星堆人吃什么?”,万年农业起源“浮”出|访谈
未解之谜:现代科技难以企及的古代工艺|新知
走!到三星堆寻龙
09
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金沙遗址是位于成都市城西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公元前 12 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
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同一时期遗址中最为密集的象牙、数量最为丰富的金器和玉器。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太阳神鸟金箔,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和成都城市形象标识主图案。金沙遗址的发现,把成都城市史提前到了 3000 年前,由此被视为成都城市史的开端。
四节玉琮 商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玉琮重达 3981 克,由一块质地细密的上佳整玉雕琢完成,表面色彩鲜艳,气势不凡。整体呈方柱体,外方内圆。中间的竖槽将玉琮每面一分为二,横槽将玉琮纵向分为四节,每节刻划九道、三组平行直线纹。中间的圆孔由两面对钻而成,制作规整,打磨光洁。
四节玉琮形体高大,保留了分节分槽的风格,和良渚文化的玉琮较为相像,但在制作上又带有商式玉琮简朴平实的作风,是目前所见商周玉琮的精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有领玉璧 十二桥・金沙文化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有领玉环出现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传播至中原地区,极为盛行,汉代时在中原渐渐绝迹。成都金沙遗址中同样发现了有领玉璧,说明中原和其他地区存在文化交流的现象。
铜立人 商周时期 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铜立人高 14.6cm,底部插件高 5cm,出土于金沙遗址祭祀区。铜立人身着长袍,腰佩短杖,头戴太阳形冠,双臂呈环抱状姿势,神情威严肃穆,极具三维空间感,表现出古蜀青铜雕塑工艺已逐渐成熟。
小铜人的头上戴一顶圆涡形冠帽,十三道漩涡沿着帽子的边缘反时针旋转,与“太阳神鸟”金箔中的太阳图案极为相似,所以学者们推测它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小铜人的大眼睛和高鼻梁,为典型的古蜀人五官特征。
铜面具 商周时期 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这件金沙遗址出土的铜面具,以墨绘勾勒出圆眼和半圆形的嘴,并施以朱砂,回旋的双眼与微笑的嘴唇搭配,给人以神秘惊悚之感。此类器物为古蜀文化中首次发现,其人面形象与祭祀区出土的金人面形器以及玉璋上的人面图案非常相似,推测应为古蜀文化中极具特殊意义的重要图像。
太阳神鸟金饰 商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 21 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也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被评选为“2001 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三星堆遗址共同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5 年“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厚度均匀,极薄。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外径 12.53 厘米,内径 5.29 厘米,厚度仅 0.02 厘米,重量约 20 克。内层图案由等距分布的十二条顺时针齿状芒构成,芒呈细长獠牙状,外端尖,图案好似空中旋转不停的太阳,生动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首尾相接的“三足鸟”构成,四只鸟向着同一方向逆时针飞翔,与内层旋涡的旋转方向相反。
整个图案极富设计感,线条流畅,简洁明快,既有和谐平衡的秩序感,又有变化交错的律动感,是一件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精品。因知名度高,2011 年被定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核心图案。
除了构图精美外,它的工艺也很精湛,薄如蝉翼,切割细致,体现了古蜀先民娴熟精湛的锤�E与切割技术。
金面具 商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整体呈立体脸谱,系在模具上捶揲成形,表面打磨光亮,里面未经打磨。口、眼、鼻、耳剪切而成。方脸型,额头平,眉毛轻微浮起,两端尖中间粗,呈下月牙形。大立眼,鼻梁高直。是目前中国商周时代存留最为完整、最大的一件金面具。嘴巴微张,略呈笑意。方形大耳,耳垂穿孔。脸型饱满,表情威严,具有一定写实风格。
金冠带 商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厚度仅 0.03 厘米的金冠带整体呈窄宽圆环形,上大下小。金带表面经精细錾刻,有四组鱼、箭、鸟、人面图案。鱼身宽短生动,头圆眼大,鳞刻逼真,尾呈“丫”形卷曲。粗箭带尾羽,深插鱼头。鸟位于箭后,头朝箭羽,粗颈长尾,头有冠,翅微展,尾羽并列平直。人面纹为圆形,有两道圆圈构成脸的轮廓,中间为对称的双圆眼,上面为略呈方形的眉毛,下面为抽象的嘴巴。金冠带犹如皇冠一般,是金沙古蜀王国最具权威的象征。
镂空喇叭形金器 商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2001 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一处古蜀时期专用的滨河祭祀场,分布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米,沿着古河道的南岸分布。这里已发现六十余处祭祀遗存,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六千余件以及数以吨计的象牙、野猪獠牙、鹿角等。
镂空喇叭形金器直径 9.98 厘米,高 3 厘米,厚仅 0.08 厘米,呈喇叭形,上小下大,器身较高,上下两面为圆形,小平顶,中空,周壁向下逐渐外侈。腹壁上等距离分布着三朵卷云纹,纹饰线条流畅,极具美感,背面未经打磨,可能是镶贴在某种物体上。这类奇特造物很可能与古蜀先民独特的祭祀习俗有关。
十节玉琮 新石器时代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出土于四川金沙遗址祭祀区,是古蜀人用来祭祀的礼器。玉琮共有十节,每节以转角为中心刻画了四个简化的人面纹,其中一面的上部刻有神人纹。从用料、工艺、外形和纹饰上来看,与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相似,说明两地在较早时期可能就有交流往来。
玉琮呈青色,质地温润晶莹,表面有因钙流失后形成的白化现象。玉琮为长方柱体,上大下小,中间圆孔贯穿。玉琮分为十节,每节雕刻有简化人面纹,戴有羽冠,羽冠纹理用阴刻细密平行线纹表示,管钻琢出眼睛和眼珠,用长方形的横档表示鼻子,上面饰有卷云纹。玉琮的上端刻有一头戴冠的人形符号,双臂平举,手臂上还有羽毛形的装饰,双脚叉开,长袖飘舞,好像正在起舞。
玉琮玉质平滑温润,制作规整,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关阅读:
理解自己的文明(6):银黄溢彩|图鉴
璀璨金色:尽显古代工艺之辉煌|文物中的中国传统色
西南青铜大展,88件文物首次外展(上)| 观展
西南青铜大展,88件文物首次外展(下)| 观展
10
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汉阳陵是汉代第四个皇帝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古城西安以北咸阳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村北原上。
1990 年为配合西安机场公路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今改称研究院)对汉阳陵南区外藏坑(陪葬坑系统的一部分)等遗迹展开科学考古工作,出土了以“着衣式”(裸体,穿着真实衣物)铠甲武士俑、微缩铜铁兵器及印章为代表的大量珍贵文物,初步揭示了西汉帝陵丧葬制度,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随着考古工作在周密计划下的稳步推进,帝陵东侧外藏坑、帝陵南阙门遗址、宗庙遗址、陪葬墓区等重要遗迹的内涵先后得到揭露,一个以皇帝为核心,以外藏坑系统象征宫廷官署、皇家卫士,与现实世界遥相呼应的“地下帝国”基本重见天日。作为西汉帝陵中考古工作进行得最为充分的一处,汉阳陵以其丰富的内涵,显示出鲜明的中央集权意识与政治等级观念,集中体现了西汉“文景之治”时期首都地区的物质和制度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着衣式女骑兵俑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舞蹈俑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彩绘陶马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四乳螭纹铜镜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军武库器印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阳陵令印”封泥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西汉塑衣式彩绘拱手跽(jì)坐女俑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11
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品居历代帝王陵之首。《史记》记载:“天下徒送诣七十万,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2010 年 10 月 1 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公园内有四大看点:百戏俑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文吏俑坑遗址保护展示厅、石铠甲坑遗址保护展示厅、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
秦乐府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代青铜器,通高 13.30 厘米,1976 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园西侧内外城垣间的�~官遗址。鼻形纽,有错金蟠螭纹、流云纹、错银云纹、阳线云雷纹饰于钟上。纽部刻有“乐府”二字,证明秦代已经设有乐府机构。经测试,此钟声音清脆悦耳,音调准确,钟声属于 C 调。乐府是皇家庆典和祭祀时管理音乐的官署。
秦跪射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代陶器,通高 128.00 厘米 ,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跪射武士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右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完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
秦青铜铍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通长 35.30厘米,铍身长 24.00 厘米,出土于秦兵马俑一号坑。铍的形制和短剑相似,铍身为两侧六面的扁体,前锐后宽,近茎处装“一”字形格。铍的作用和矛一样是长柄刺兵,但比矛长而锋利,穿刺力更强。以往出土过完整的铍,也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秦俑坑铜铍的发现纠正了过去将铍认作是短剑的错误,补充了中国兵器史研究的空白。
秦百戏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代陶器,出土于秦始皇帝陵 K9901 陪葬坑。1999 年,考古人员在秦陵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的陪葬坑内,试掘出土了陶俑 11 件,它们上体裸露,下体着裳。动作有直立状、双手卷衣状、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双腿弓箭步、半跪状等。是模拟古代百戏娱乐的场景,百戏是古代散乐杂技的统称,包括扛鼎、寻�H、角力、俳优等。所以,也被称作“百戏俑”,它们仿佛正在参加一场宫廷聚会,各施手段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反映了秦代宫廷活动的丰富。
相关阅读:
秦陵奇迹:始皇陵旁车马俑|访古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策展人:他不只是一个陶俑,更是一个人 | 对谈
12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唐大明宫占地 3.2 平方公里,充分显示了唐代宫城建筑的雄伟风貌。唐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大明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 年),始称永安宫;贞观九年(635 年)正月,改名大明宫,为唐王朝 200 余年间的统治中心。 唐天�v元年(904 年),大明宫废毁,沦为废墟。2010 年 10 月 1 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它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门―重玄门,为中轴线,分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三大区域。
大明宫书院考古探索中心里展示的大明宫内建筑的模型
相关阅读: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盛世长歌|观展
唐朝仕女的一天�@观展
13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牛河梁遗址的一部分。牛河梁遗址位于东经 119°30′ 北纬 41°20′,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 。遗址于 1981 年发现,1983 年开始发掘。 它由牛河梁遗址中的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等部分组成,是红山文化鼎盛时期的精神中心。这一发现把可考证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牛河梁出土的斜口筒形器
红山女神头像
玉器是红山文化一道靓丽光环。牛河梁是中国最早的玉文化中心。牛河梁玉器质朴、精美,堪称国宝,今人无法仿制。目前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 183 件,有玉佩、玉人、玉璧、玉箍等,其中制作精巧、身蜷曲如环、头较宽大、大耳、圆眼、吻部前凸、口略张开露齿的玉猪龙享誉华夏。
相关阅读:
牛河梁上访坛庙|访古
访红山遗址,说红山文化|访古
14
渤海中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渤海中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西城镇,该处遗址曾于 2002 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是唐代渤海国中京显德府的古址,渤海国五京之一。在渤海国二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渤海的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建制之中的一个重要城市,始终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渤海中京显德府――西古城是唐代渤海国中京显德府遗址,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2 年)前后,唐天宝中年(748 年前后),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将其国都从敦化迁至此地,曰显州。唐天宝末年(755 年),大钦茂徙国都于上京龙泉府后,该城遂为渤海五京之一的中京显德府。926 年,契丹灭渤海,该城亦毁弃。渤海国时期多次向唐朝纳贡,主要贡品为“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其中“卢城之稻”就是中京显德府卢州所产稻米。
渤海国灭亡后,契丹人有计划地将渤海遗民强制迁移到辽宁一带,并将原地的城池文物付之一炬,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海东盛国文明默默无闻地湮灭于荒草黑土之中,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
在西古城以东 8 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古墓群――龙头山古墓群,是唐朝渤海国王室贵族的墓地之一,分为龙湖、龙海、石国三个墓区,1988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湖墓区位于龙头山北部,占地 2 万平方米。龙海墓区位于龙头山中部,占地 6 万平方米。石国墓区位于龙头山南部,占地 0.5 万平方米。
贞孝公主墓位于龙海墓区,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四女夫妻合葬墓穴,墓葬里壁画是迄今为止保存完整的渤海时期壁画,对研究渤海国历史、文化以及与唐朝密切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甬道出土的墓志铭一直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
15
渤海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唐代渤海国(689~926 年)都城遗址,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西约 3 公里处,上京城是渤海国的五京之一,因位置偏北故称上京。因西临忽汗河(牡丹江),又称忽汗城或忽汗王城,当地俗称东京城。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都城遗址。
唐渤海灰褐陶筒形器
唐渤海舍利函
唐渤海铜胡人觐见跪像
相关阅读:
访渤海上京,说渤海古史|访古
16
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位于珠山中路北侧的老城区中心地带,地下埋藏文物丰富,是我国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
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两代御用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现存遗址及其背景环境是研究御窑厂历史沿革、管理制度、烧造工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基础。
青花海水江崖图香炉 明永乐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香炉高 55.5 厘米,器型仿青铜大鼎。阔口短颈,腹部鼓起,下承以三个大象腿形式足,肩部两侧各置一朝天耳。器表内侧施白釉,外侧则通体绘以海水江崖纹,寓意江山永固,世代安宁。青花装饰浓艳,有明显的晕散,纹饰中还有一些凝结的黑斑,体现了永乐时期青花的独特之处,也反映了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永乐官窑的青花色料苏麻离青来自西亚,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珍贵青料。因为含铁量高,青花花纹在特别厚的地方就会出现铁的结晶,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这个香炉全部使用苏麻离青,青花深入胎,有酣畅淋漓的晕散感,这是其他青料所不能代替的。这件香炉又大又厚,不容易烧制成功,据载御窑厂先后烧了三个,两个成功,来之不易。
景德镇窑青花伊斯兰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明宣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器形似葫芦,侧看是一扁壶,葫芦的中间两侧还各有一如意形耳,其样式也称“抱月瓶”。瓶施白釉,以青花装饰,瓶上部绘一圈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一朵“轮花”,周围有一周花叶纹,纹饰简洁大方,从器型和纹饰来看,应该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是明宣德时期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各种釉彩大瓶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大瓶高 86.4 厘米,口径 27.4 厘米,足径 33 厘米,有“瓷母”之称。瓶为洗口长颈,腹部为长圆形,下承一圈足,足部微微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造型经典古朴,十分规整。
腹部为十二面长方形开光,每个开光内都绘有吉祥图案,以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描绘,其中六幅为写实图画,分别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博古九鼎;另六幅为锦地“�d”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花卉,分别寓意“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富贵”。
瓶身自上而下装饰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上彩,青花等釉下彩,还有结合了釉上彩与釉下彩的斗彩。此外,还使用了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多种釉色,集十五种釉彩于一身,烧造工艺极为复杂,要想各种釉彩都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功率极低,但却奇迹般成功了。乾隆皇帝嗜古成癖,督陶官唐英对景德镇御窑厂苦心经营,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名工巧匠汇集于景德镇,工艺技术之高可谓鬼斧神工。这件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致远堂款青花云龙纹碗 清乾隆 辽宁省博物馆藏
乾隆时期青花瓷碗,此碗胎质坚硬,外壁以青花绘制云龙图案,青花色泽鲜艳,近底部还绘有莲花图案。底部书有“致远堂制”四字楷书款识。乾隆朝名款瓷器有官窑民窑之分,落“敬畏堂制”、“致远堂制”、“养和堂制”款识者当属御窑厂出品,比普通纪年款官窑制作更精。
仿官釉三联葫芦瓶 清乾隆 苏州博物馆藏
瓶形为三联葫芦型,三个葫芦瓶堆在一起。釉色是仿宋代官釉,釉层醇厚温润,胎骨坚实致密。官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颇受清代帝王所喜爱。雍正、乾隆两朝尤其热衷于仿制宋窑瓷器。雍正十三年(1735 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记有一种新增仿古釉色品种,名为“仿宋铁骨大观釉”。在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的推进下,清御窑厂所产仿宋瓷器的烧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许多仿品令人难辨真假。
仿套料凸刻夔龙纹瓶 清乾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外壁通体施松石绿釉,其上凸雕蓝色夔龙纹和灵芝纹,纹饰灵巧生动。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出现了许多以瓷仿制的各种质地的艺术品,仿套料即为其中之一。
套料,又称“套色玻璃”,将两种以上颜色的玻璃相互镶套成型后,以最下层的玻璃为色地,用“减地”法对上层的另一种颜色玻璃进行镂雕,以形成图案。该器仿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创造的套料工艺,配色素雅鲜艳,色彩搭配合理,纹饰细腻生动,仿造工艺别出心裁,技艺精湛乾隆皇帝嗜古成痴,大兴瓷器制作仿古之风,仿造之物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窑变釉贯耳杏圆方瓶 清道光 首都博物馆藏
瓶为委角(方形器物的四角,抹去其尖角,向内收缩,如同把角折起来,形成圆弧状拐角)方形口,颈部两侧置对称贯耳,腹部鼓起,瓶底部为长方形足,外底中心镌刻“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是清代道光年间宫廷御窑厂仿照宋代器物所制。器身通体施窑变釉,包括红、蓝、白色等釉,以红色为主,是道光年间的窑变釉瓷器佳作。此器腹部前后凸起的杏核形装饰是其独特创新之处,一般称作“杏元”或“杏圆”。
相关阅读:
南宋官窑:百年临安府,千年瓷文化 | 观展
17
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曲阜鲁国故城,是中国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区和东、北面。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建都于此。到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 249 年),鲁亡于楚,历时 900 余年,曲阜鲁国故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
鲁国故城的城市布局是严格遵循《周礼•考工记》有关城市形制规定所建,“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严谨的规划结构,充分体现了它所具有的礼制秩序,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型实例。
鲁国故城在考古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目前国内经过系统钻探的唯一一个贯串两周始终的国都。
兽面纹玉带钩 战国 孔子博物馆藏
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 58 号墓出土,长 8.3cm,宽 6.8cm。玉带钩晶莹温润,呈铲形,局部有褐色泌斑。兽首为钩,以阴线刻出眉、眼、口、鼻、耳和髯,兽身饰卷云纹,兽身抽象化,双尾卷曲位于左右,下端中部饰牛头形兽面纹。背面刻饰勾云纹,圆形钮,钮面饰卷云纹,纹饰精美,工艺精湛,古朴典雅。
青玉璧 战国 孔子博物馆藏
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 52 号墓出土,青玉质,器为圆形,扁平。两道绳状纹将纹饰分为三个区,内区纹饰以绳状纹相隔,分成三组,每组饰一首双身龙纹,两两相交。中区底纹为菱形网格纹,网格纹中浅浮雕饰�b纹。最外层刻有五组双尾龙纹。
出土时,这件玉璧与墓中其他玉璧、玉环平铺在死者尸身上下,从头至脚排布。符合《周礼・春官・典瑞》中所说的“疏璧琮以敛尸”,因此这块玉璧应为敛尸玉璧。
夔龙青玉饰 战国 孔子博物馆藏
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 52 号墓出土,长 7.9cm,高 4.7cm,厚度 0.4cm。青玉质地,局部有褐色沁斑,龙身蜷曲,有爪,头部雕刻简约,尾部向上弯曲,整体给人一种动态感。龙身饰有谷纹,表达了古人期盼丰收的愿望。
谷纹是玉器上的一种纹饰,形如倒写的 e 字母。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到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
18
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大运河南旺枢纽是为了解决大运河跨越水脊难题而建设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水运枢纽,是大运河上最具科技价值的节点之一,代表了 17 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技术的最高成就。公园以汶运交汇口和南旺分水龙王庙为核心,北至十里闸,南至柳林闸,东至徐建口斗门。规划总面积 128 公顷,包括6处世界文化遗产点和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小汶河 2 段世界文化遗产河段的部分河道遗产。
南旺分水枢纽是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修建的工程。京杭大运河流经鲁西南,其汶上县南旺地段是一个制高点,因水浅难以通航,但是汶上县北境的大汶河却水源丰富。明朝初期,宋礼、白英利用大汶河上的坎河口地势高于南旺这一有利条件,在坎河口修筑戴村坝,截住大汶河之水,又从戴村坝至南旺分水口开挖一道八十余里长的小汶河,引汶济运。此后建龙王庙于分水处,故称为“分水龙王庙”。
龙王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清代不断增建,渐渐形成了众庙集聚的建筑群,包括龙王庙大殿、戏楼、禹王殿、水明楼、宋公祠、白公祠、关帝庙、观音阁、莫公祠、文公祠、蚂蚱神庙及和尚禅室等 10 余处院落,占地南北长 220 米,东西宽 255 米,面积约 56100 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 9338 平方米。各个建筑虽年代不一,风格各异,却布局协调,院落交错,堪称为明清庙宇建筑的大观园。
19
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今洛阳市东约 15 公里,洛阳市洛龙区与偃师市、孟津县相毗连的伊洛平原上。
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经历了东周至北魏等多个时代,到初唐废止。前后延续使用近 1600 年。其中轴线的萌芽和形成,是都城规划发生的一次转折性变化,影响后代都城规划长达千年。创立并发展的“建中立极”单一宫城形制。改变了中国古代都城面貌,尤其是太极殿的置立,对中国和东亚古代都城均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汉魏洛阳故城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东汉时期城市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北魏时期扩展为三重城,面积近 80 平方公里,总面积近 100 平方公里;人口以东汉时最多,达 101 万人。如此规模,使汉魏洛阳故城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古代都城。
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汉魏故城遗址,以宫城区为核心,以“一轴一殿一环三门三点”为重点,即:以铜驼大街为中轴线,太极殿为北端点,向南延至洛河南岸灵台、明堂、太学礼制建筑区;以宫城为中心,连接西阳门、阊阖门、东阳门,形成东西轴线;以永宁寺、灵台、东周王陵为重要节点,构建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框架。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全景
北魏永宁寺遗址出土大型塑像面部
20
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该遗址位于湖北荆州,是东周时期楚国高等级大型墓地,主冢规模之宏大、墓主身份之显赫、车马阵容之豪华、祭祀场景之阔绰、布局系统之完整,均十分罕见,在中国文物考古界,有“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之说,可见熊家冢大遗址的价值。
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熊家冢古墓群基础上修建,是楚故都纪南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 708 亩,其中包含 1 万多平方米大跨度钢结构车马坑展示厅。
车马阵展厅的车马复原模型
熊家冢墓地 1 号车马坑侧影
熊家冢墓地出土的玉璧
(未完待续)
图片 | 李畅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73254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