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下滑、M2反弹 7月货币供应量指标为何分化?

admin 阅读: 2024-08-14 09:21:27

(原标题:M1下滑、M2反弹 7月货币供应量指标为何分化?)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7月份主要金融数据显示,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下称“社融”)增量累计为18.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22万亿元。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

Wind数据显示,7月份新增社融规模为770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342亿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859亿元。

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6.6%,M1增速延续回落,M2增速小幅改善。

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即我们常说的“现金”,最活跃,流动性也最高;M1,是M0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因此,M1被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从7月数据来看,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的剪刀差在扩大。6月末,M2同比增长6.2%,M1同比下降5%;5月末,M2同比增长7.0%,M1同比下降4.2%;4月末,M2同比增长6.8%,M1同比下降1.4%。

对于M1的持续下滑,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在“挤水分、防空转”的监管导向下,4月以来,货币扩张节奏明显放缓,尤其是M1增速延续处于负值区间。一方面,部分虚增的存贷款被挤掉后,金融数据会出现一定回落。另一方面,我国M1的主要构成为单位活期存款,在此轮调整中受影响较大。考虑到前期企业活期存款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手工补息获取了相对高的收益,这些行为规范后,企业活期存款出现下降,有些还在逐步向理财转化,这方面的影响会持续显现,导致近几个月M1持续回落。若后续M1口径相应调整优化,影响会相对减弱。

对于M2增速有所企稳回升,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一方面,信贷投放同比持续少增致使货币创造能力下降,客观上对M2增速产生一定影响。但在以往特殊时点,如月末季末等M2也未出现明显上升,说明引导资金合理均衡投放取得了较好效果。另一方面,7月财政性存款增加6453亿元,同比少增2625亿元,这对M2也带来一定支撑。

梁斯认为,未来推动信贷投放有增有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仍然是重要的政策方向,M2出现明显反弹概率较小。

对于7月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今年以来,在存款利率改革下,“高息揽储”持续受限,企业“脱实向虚”以及部分地区利用存贷款“冲时点”的现象明显减少,金融挤水分导致货币供应增速下滑。随着存款“手工补息”整改冲击逐渐消退,叠加基数影响,M2同比增速有所趋稳。

为何M2与M1的剪刀差扩大,明明表示,资金活化程度不足,企业投资生产的意愿依然有待政策进一步刺激,预计未来货币供应增速很难快速回升,但金融支持实体的效率正在提高。他建议科学认识金融数据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695122.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