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术有多厉害?这些文物让你大开眼界|文物中的医学

admin 阅读: 2024-07-24 09:21:25

(原标题:中国古代医术有多厉害?这些文物让你大开眼界|文物中的医学)

文博时空 作者 徐之南 当今社会,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珍贵的医学遗产。古代的文物中蕴藏着丰富的医学智慧,这些古老的文物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健康与疾病的认知,还直接影响了后世医学的发展轨迹。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文物中的医学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物的创造在多元碰撞中发生,也在科学的融合中沉淀。“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为每位中医的必读经典;看似普通的慰项石也能治曹操的头风病;14 厘米高的经脉漆人用全身 117 个腧穴点诠释了中国经脉针灸理论;云梦睡虎地秦简《封诊式》将现场勘验和法医检验技术再提 1500 年;孙思邈的《千金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明代医疗器械打破了传统中医只有汤药的固有观念。

01

《伤寒杂病论》

东汉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博物馆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诞生的汉末一直被视为医方书籍诞生的时间。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广阔而深邃的中医药学术领域中,用“源头活水”来评价《伤寒杂病论》无疑是恰如其分的。传统典籍中呈现的中国医学,若以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为界,前后泾渭分明。《伤寒论》及其之后的时代,医学史脉络清晰,医家生活的年代及其事迹大多有确切记载,典籍作者及成书时间亦可大致确定。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法则,概括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八法。并溶理、法、方、药于一体,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精髓。

《伤寒杂病论》为历代学习中医的必读书,并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历代凡有成就的医家,无一不重视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自唐宋以后,《伤寒杂病论》的影响远及国外,日本等国家有不少医家至今还在专门研究《伤寒杂病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如此伟大的一本书,它的诞生与其作者张仲景密不可分。

张仲景(约公元 150~219 年),名机,仲景乃其字,南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青年时期曾跟从同郡张伯祖学医,由于刻苦学习,医术远远超过其师,成为汉代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

建安六年(201 年),张仲景因举孝廉做了长沙太守。为了能更好地给百姓看病,张仲景想出一个办法: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而是专门诊治有病的百姓。

困扰年轻人的便秘问题,东汉的蜜煎导法就已解决?张仲景遇到一名便秘的病人,其大便因干结而无法排出,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经过仔细检查确认是高热导致的便秘问题。然而,由于病人身体虚弱,不适合使用泻药以避免副作用,但不解决便秘则无法清除体内的热邪。经过深思熟虑,张仲景决定尝试一种全新的方法:他让家属用蜂蜜煎熬成浓缩液,趁热捻成细长条,制成药锭状,缓慢插入病人的肛门。这些药锭在肠道内迅速溶解,有效分解了干结的大便,使得病人顺利排便,热邪得以顺利排出,病情迅速好转。这一方法被誉为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蜜煎导法”,也是现代“肛门栓剂”的源头。张仲景随后在《伤寒论》中详细描述了这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和具体配方。

在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灾害不断,疫病肆虐。张仲景一家原有 200 多人,但自建安年间(公元 196 年)以来不到十年,已有三分之二因病而亡,其中伤寒患者占了大约七成。张仲景深感伤寒疾病种类繁多,决心将其治疗经验编撰成书,以利后人免受伤寒之苦。为了专心著述,他辞去了长沙太守的职务,隐居于岭南。

张仲景发愤钻研医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究《素问》《平脉辨证》《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医书,结合他本人的体会,建安十五年(公元 210 年)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作品成为指导中医临床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张仲景因此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1743年,清乾隆八年,长沙百姓为了纪念张仲景,修建了张仲景祠,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02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石枕

东汉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石枕 曹操高陵博物馆藏

2009 年 12 月 27 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在高陵墓中,最引人注目的随葬物品之一竟是一件石枕,上面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铭文。这件石枕的出土为确认墓主身份提供了关键的历史证据。历史学者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推断,墓中出土的“慰项石”是曹操治疗头痛的用具,因为曹操常遭受头痛之苦,每每发作时心情动荡、目眩。

看似普通的石枕,居然能治病?“慰”是“熨”的通假字,也可叫作“熨项石”,一种解释是安慰,另一种解释它就像熨斗的熨字一样。它是通过热敷的外敷方式起到了类似现代颈椎按摩仪的作用。据专家考证,当时曹操患有很严重的头风病。因此曹操找到华佗,华佗起初想给曹操动颅脑手术,但是曹操坚决不肯,之后才有了“慰项石”。当曹操的头风病发作时,就会把石头加热,通过外热的力量垫在枕下来缓解头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为“温熨”疗法,以辅助针灸治疗。所以这件文物可以很好地代表中医外治法的特点。

03

经脉漆人

西汉 经脉漆人 成都博物馆藏

在成都博物馆的展厅中,展示着一件诠释了经脉针灸理论的珍贵文物――经脉漆人。经脉漆人仅高 14 厘米,与其本身的重要性形成了“反差萌”,但却是成都博物馆的文物明星,也是最小的镇馆之宝。

时间回到 2012 年 7 月,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工地旁,发现了一处西汉早期的墓地――“老官山汉墓”。在三号墓中,出土了经脉漆人、大量竹简,还有用于研磨药物的铁制杵臼。这些物品都暗示着,墓主人应当是一名医生。

左为红外线成像,右为可见光成像

在中医实践,尤其是针灸实践,需要精准定位腧(shù)穴(“穴位”的学名),因此在教学中,经常需要借助人体模型来演示腧穴位置。根据中医史的一般研究,最早的针灸铜人是北宋天圣四年(1026 年)翰林医官王唯一奉宋仁宗之命铸造的。而这一经脉漆人的出现,把中医使用经穴人体模型的传统上推了一千年。

经脉漆人裸身直立,手臂垂直放于两侧,手五指并齐,掌心向前,双脚呈一字站立,光头,眉、眼、鼻、口、耳清晰,体形匀称。漆人身体表面用错综复杂的细线标识出人体经脉,目前已经发现漆人上有黑、白、黄、赤四种颜色,但不能排除还有第五种青绿色。对应传统中医“五色脉”的说法,这些不同的颜色表示了经脉的阴阳五色。

漆人全身有 117 个清晰可见的腧穴点,最难能可贵的是,许多腧穴旁边,还标注了文字。据北京大学古文字学者董珊教授研究,漆人身上的题记一共有 20 字,其中,最明显的是背部的“心肺肝胃肾”五字。此外,还在肘窝、�N窝处标记了“溪”,胯部标记了“谷”,腋窝标记了“腋渊”,这些都是人体最大最主要的关节。

漆人背部铭文

这些铭文为漆人性质的判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考古队的杨永鹏考古员回忆,当时他在三号墓中清理积水,突然在水中发现了一个异常精致的木人。而正巧前几天,他刚好阅读了几年前绵阳双包山汉墓的发掘报告,其中有一个残损的经脉木人令他印象深刻。很快他发现了背部的“心肺肝胃肾”,随即高呼“这儿有个经络经穴俑!”众人立马围了过来。队员们这才意识到,真是挖到宝了!

04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封诊式》

秦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封诊式》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共 1155 枚,长 23.1~27.8 厘米,宽 0.5~0.8 厘米,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问答》《封诊式》《编年纪》等,其中一半以上是关于秦代的法律,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其中,睡虎地秦简《封诊式》是关于审讯、调查及法医检验的具体记载。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胡平生在学术讲座“秦汉简牍中的疾病医疗”中提及,睡虎地秦简《封诊式》、岳麓秦简、里耶秦简、西北汉简等简牍为研究秦汉时期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封诊式》是法医检验的记录,早于南宋《洗冤录》约 1500 年。全书有 98 简,存放于墓主头部右侧,文中分为 25 节,每节开头都有小标题,如《治狱》《讯狱》《封守》等。这里的“封”指的是封闭,“诊”则是指检验、勘验或诊断,“式”则表示格式或程序。因此,《封诊式》描述了�朔夂涂毖槌绦虻氖榧�,可谓是古代法医关于犯罪现场勘验、侦察和审讯的重要工作细则。

《封诊式》中现场勘验和法医检验技术在当时的世界法医学领域是相当领先的。其中有一起典型的他杀尸体检验。某地发现一名梳髻无名男子尸体。令史写了份调查报告:“�c牢�`臣某即甲�\,男子死(�疲┰谀呈夷鲜祝�正偃。某�^左角刃�_一所,北(背)二所,皆�模��v)�^北(背),袤各四寸,相�X,�V各一寸,皆�贾蓄�斧,�X角出皆血出,��(被)污�^北(背)及地,皆不可��V袤;它完……”这次勘验从法医尸检到现场处理,从证据比对到证人审问,无不细致入微,甚至还推测了凶器的类型。

《封诊式》中对传染病的防治已初步成形。在防治传染病中,确诊患者是关键步骤,也是预防与治疗的基础。在秦代,将传染病患者视为罪犯,因此确诊非常慎重。如一人被怀疑患有麻风病,送到官府后,首先询问其症状,然后由医者进行诊断。医者说他:“没有眉毛,鼻梁断裂,鼻腔已坏,刺激鼻孔也无嚏喷;脚上有溃烂,不能正常行走;手上没有汗毛;声音嘶哑。”这些是确定麻风病患者的标准症状。

05

《千金方》

唐 《千金方》

《千金方》唐代孙思邈著,此书约成于公元 652 年,孙思邈当时年约七十岁。该书较系统地总结中国自古以来至唐初的医药学成就:“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

《千金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或《千金要方》。全书共 30 卷,卷 1 是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 2~4 妇科病,卷 5 儿科病等等,总计 233 门,合方论 5300 首。《千金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孙思邈

孙思邈(581 年~682 年),唐代著名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被誉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公元 581 年生于贫寒的农民家庭。少年聪颖,因病自学医术,精通经典,尤善老子、庄子及佛典,被誉为“圣童”。涉猎经史百家,专精道教养生,隐居秦岭太白山,研习道经,探索医药方剂,以“济世活人”为志业。同时孙思邈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众多道观设有“药王殿”。

《千金要方》的形成,离不开孙思邈对实践的重视。他曾在江州(今江津县)治愈前湘东王的脚气病,为梓州(今中江县三台)刺史李文博治愈消渴病,为梁州(今陕西汉中)汉王李元昌治疗水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深知医学文献繁多,查阅困难,因此广泛汲取众多医学经典,精简内容,秉持古今并重的原则,于永徽三年(652 年)撰写了《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30 卷。他认为:“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二字命名。

孙思邈用一线一针治好了长孙皇后的病?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大臣徐茂功便将孙思邈推荐给太宗。因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孙思邈无法面见皇后诊脉,于是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人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施行“引线诊脉”。又吩咐宫女将皇后左手扶近竹帘,对准穴位猛扎了一针,长孙皇后便顺利诞下皇子。

唐太宗大喜,欲留孙思邈在朝执掌太医院,但他不愿在朝为官,立志漂泊四方为大众舍药治病,并撰写《千金方》济世活人。于是他向太宗陈述了自己的志愿,婉拒了太宗赐给的官位和黄金绸缎。

06

明代医疗器械

明 明代医疗器械 江阴市博物馆藏

古代医疗领域用什么样的器具呢?1973 年秋季,长泾公社长南村(今长泾镇长东村)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明代古墓,内有一套明代医疗器械共计 15 件。这套手术器具的墓主名为夏颧,他是明朝初期一位备受赞誉的儒医。夏颧品行高尚,精通医疗针灸和疮疡外科技术。

此套器械为墓主生前使用过的外科医疗器具,包括柳叶式手术刀、平刃式手术刀、铁质圆针、木质医针、小剪刀、镊子、药刷子、木质药罐、霁蓝淋洗壶、瓷质冰裂纹熏罐、龙泉窑粉绿茶壶等。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出土最完整的明代医疗器械,也是江阴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套珍贵的医疗文物距今已有 600 多年,器械不仅分类齐全、造型精美,还挑战了许多人对于传统中医“只有汤药”观念的固有认知,让人们意识到传统医学的深厚内涵远远超出想象。

霁蓝釉双系淋洗瓷壶

霁蓝淋洗壶是医疗器械中的一款精美之作,釉色莹润,蓝色纯正。作为中医外科淋洗法的重要工具,使用时可将热药汁注入壶内,反复淋洗患处,以增强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白釉冰裂纹四眼瓷熏罐

瓷质冰裂纹熏罐,使用方法是将药物放入罐中,加热后药物蒸汽从罐口及周围小孔释放出来,直接熏蒸患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治方法――熏蒸治疗。

柳叶式铁刀

稍微更长的手术器具称为柳叶式铁刀,与现代医生手术中使用的柳叶刀非常相似。主要用于切开和切除那些病变较深且范围较大的部位。

平刃刀

平刃刀的刀头较为扁平,刃口相对较短,通常用于切开较浅、范围较小的病灶。

07

【更多相关文物】

汉 天回医简《脉书》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西汉《足臂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的经脉学著作之一。湖南省博物馆藏,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

西汉《养生方》,湖南省博物馆藏。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全书分四篇,即《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内容以养生、服食、吐纳、房中为主,而尤以“房中”为详细,是研究养生的可贵资料。

西汉帛画《导引图》,湖南省博物馆藏。1973 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该图是一幅彩绘的导引练功图。帛画共分上下 4 层,每层各绘 11 幅小图,共有图像 44 幅,每图均绘有一个运动姿势的人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像高 9―12 厘米。所绘人物姿态动作各异,或坐,或站,或徒手导引,或持器械发功。每个图像侧旁都有题字,可惜部分已残缺,能看出文字说明的尚存 31 处,其内容大致包括保健功和治疗功两方面。

西汉《胎产书》,湖南省博物馆藏。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

西汉《却谷食气篇》,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古墓出土帛书。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东晋 青瓷洗眼杯 首都博物馆藏

唐 耀瓷拔火罐 陕西医史博物馆藏

唐 越窑绞胎灵芝纹伏兽脉枕 宁波博物馆藏 

商 殷王武丁贞问妇�@患疾刻辞卜甲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木雕朱漆吉祥花卉图案医药箱

清 针灸包

新石器时期 骨针

19-20 世纪 针灸铜人 内蒙古博物馆藏

17-19 世纪 云龙纹团药盒 内蒙古博物馆藏


17-19 世纪 黄铜捣药罐及药杵 内蒙古博物馆藏

17-19 世纪 牛皮拔罐 内蒙古博物馆藏

17-19 世纪 蒙医治疗器具 内蒙古博物馆藏

17-19 世纪 鹿皮药袋 内蒙古博物馆藏


图片 | 徐之南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658518.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