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山到世界 | 儒家理想与人伦日用

admin 阅读: 2024-07-11 23:21:26

(原标题:从尼山到世界 | 儒家理想与人伦日用)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唐 7月10日下午,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分议题对话“赓续传统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孔子故里曲阜尼山大讲堂一楼和畅厅进行。

会议上,来自中国、美国、希腊、挪威的2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圆桌对话的形式,共同探讨了关于中华传统文明的赓续与当代文明的构建等议题。如何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文明当中延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值得我们赓续和传承?与会嘉宾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共同为儒学的当代构建与发展献言献策。

美国史密斯学院副教授马尔科姆·基廷表示,在美国,很多时候人们把智慧和东方文明联系在一起,希冀找到对现存世界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把这种东方的智慧看成是应对压力的办法,“现代人更多关注现实、实践,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实现社会和谐”。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新春认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应当拥有现代的形态。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中国,传统的赓续和当代文明的构建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王新春以西汉丞相魏相为例说,在一代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官方采纳,经学成为时代的主流学术之后,易学有了新形态的发展。魏相在此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并且对汉代治理路径发挥了重大影响。

希腊民主与文化基金会主席阿基里斯·察尔塔斯分享了他对于“民主文化”的理解。他比较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不同,“孔子更多强调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平衡,所有的政府都要考虑到公共的利益,教育非常重要;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推动公众去遵守法律,理性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阿基里斯表示,我们可以把孔子的道德和亚里士多德的现代民主结合起来,这将有益于集体的规划、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等重要议题。

挪威全球与比较思想史中心作家和全球思想历史学家达格·赫比恩斯鲁德展示了欧洲的孔子画像,并表示在十六、十七世纪时,欧洲哲学家其实受到了孔子很大的鼓舞,譬如“如果统治者以德治国,普通的人就会自我改善”,这是孔子在《论语》里提到的理念。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胡治洪指出,儒家传统的发展绝不是以某些帝王或者圣贤的主观愿望来的,而是中华文明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积淀。这个过程中也粘附很多污垢,因此对儒学进行清理是有必要的,但是“儒家的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就像当今的一些伟大宗教一样,它的精神实质总是被它的民族所信奉”。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郑治文重点论述了泰州学派“日用即道”的理念,他表示,日用即道不是说日用就是道,而是说道所代表的这个神圣超越的理想世界,它的实现必须立足于日用所代表的生活世界,“一方面我们要用道、要用儒家所讲的圣或君子的理想来引导我们平凡的生活,让百姓日用获得支撑。儒家理想的实现不是虚玄的状态,而是要落到人伦日用中”。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636630.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