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2024年挑战与机遇?

admin 阅读: 2024-01-14 10:00:38

“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很大程度需要一个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宏观金融和货币环境。这对于资本市场信心的重新确立和提升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宏观条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其中就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加强配合,这是2024年的一个重要因素。”1月13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沪举行,作为论坛的理事长,连平做出了如上判断。

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正在被体验,也需要正视。今年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为期两天,来自中资机构、外资机构的数十位首席经济学家,围绕《周期重启还是秩序重塑?—全球经济复苏的逻辑》的主题,同与会各方聚焦全球政经大变局与中国新战略、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新经贸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增长模式、高质量金融与新资本市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也值得一提的是,财联社记者获悉,在论坛举办期间,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成立揭牌。研究院由广开控股与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联合成立。广开控股董事长,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对此表示,研究院旨在打造成为研究特色鲜明,服务于政企需求的全国智囊型机构,推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动深化。研究院的成立将为产业研究注入一股新的动力,推动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构筑产业深度融合的新生态

“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视角拓展得更大一些”

不难发现,近期市场上对于中国经济存在的许多现象还有很多问号,比如房地产市场能不能在2024年走向复苏,资本市场信心能不能更好地重塑,以及涉及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其他问题,能不能在2024年得到进一步改善等,备受市场关注。

基于上述,连平坦言,“尽管不乐观的情绪依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在这种时刻,就特别需要更加冷静,需要更加理性,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视角拓展得更大一些,来观察2024年中国经济的运行。”

连平总结了“五双”因素,用来分析共推2024年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支持。他说,这“五双”因素对推动2024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或者说能够基本达到增长目标,能够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是财政货币政策双扩张。2024年财政政策扩张基调非常清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宏观政策的双扩张效应能够较好地符合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

二是双“率”携手下调。准备金率的下降需求更大,相关政策掣肘更少。利率下调方面,考虑到美联储降息可能在今年二季度或三季度开启,意味着美联储利率水平将上半年维持高位,或对我国“降息”产生一定的掣肘。总体而言,准备金率下调的机会和空间更大一些。

三是投资双驱动。2023年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基础设施投资相对稳定,制造业投资增速表现较好。预计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会较明显地加快,制造业投资将继续保持不错的水平。万亿元增发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将拉动社会资金进一步投资,对基建投资带来推动作用。

四是消费和出口双企稳。连平称,2023年消费增长在低基数效应下呈现反弹,2024年预计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恢复。对于出口来说,预计2024年出口继续保持韧性,增速将保持相对平稳。具体来看,全产业链优势、中高端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逐步见效等,都将对出口形成支撑作用。

五是物价双回温。2024年,随着需求进一步恢复,叠加政策多方面的支持,预计CPI将出现温和上涨;PPI方面,红海冲突对能源供给、运输等方面形成一定压力,在低基数效应之下,预计2024年PPI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是宏观调控的焦点所在。会上,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谈到,财政适度、货币适度,这样保证我们的经济能够保持平稳;信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也表示,国家8月份以来政策确实是放松的,这是非常积极的现象。

连平谈到,在观察2024年时,除了要特别关注微观经济运行的变化之外,对于宏观方面的变化要注意把握影响基本面的重要变量。一方面是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202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和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很可能改弦更张,2024年开始很有可能是一个降息的过程,会有一定程度的持续降息,持续到2025年。另一方面是国内宏观政策扩张性很明确,有可能根据需要来进一步调整其程度。

叩问房地产的转折与变化

房地产依然是今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的热议话题。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在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更多的需要依赖国内的政策。大家对经济的预期,金融资产负债表的受损,财政收支等等都比较关注,特别是需要关注房地产和新消费,这两块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周期,房地产企业经营压力大,流动性风险尚未消除,宏观支持政策需要持续发力,主动出击。记者注意到,本轮房地产调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房地产企业自救。第二个阶段是地方政府“保交楼”。第三个阶段是鼓励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机构参与包括需求端的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放松,也包括供给端对房地产企业资金流的支持。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出逐渐恢复的迹象。房地产景气度小幅提升, 2023年11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国房景气指数)93.42较10月提升0.02。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企稳。房地产对投资的拖累可能减缓。不仅对2023年,对未来两年也是如此,最终使房地产市场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拖累项。

“房地产行业整个下行过程到现在已经两年半了,我预计这一轮调控到完全平稳可能需要4-5年的时间。2021年的新房销售高达15.65亿平方米,到2022年只有11.46亿平米,也就是说,一年之内新房销售下降了4亿多平方米。如果2023年销售在9.5亿平方米左右,则较2022年减少2亿平米,降幅明显收窄。”盛松成说道。

盛松成预计,新房销售或会继续下降,到2024年新房销售可能还会下降5000万左右,全年约9亿平方米,降幅继续收窄。“降幅从4亿到2亿、到5000万。预计2025年会达到8.5亿,或者再少一点。整个房地产可能要4年到5年逐渐平稳下来,这么一来房地产就不再成为投资和经济的拖累项。”

在盛松成看来,本轮房地产调控的目的之一,就是限制房地产对资源的占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轮调控是必要的,如果再晚两年,调控会更难,问题会更大。本轮房地产调整是趋势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所谓趋势性,就是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反弹。”

连平也表示,2024年经济最终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现在所预测的5%的水平,还要看房地产复苏的状况和下一步政策,主要是针对房企的一系列政策能不能落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房地产市场企稳有所改善还是有可能的。

盛松成表示,房地产市场在逐渐地企稳,长期可能呈L型发展态势。我个人觉得中国目前最难的是房地产问题,还有一个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但是我们已经在逐渐解决,而且一定能够解决,能够突破这个难关,使中国的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提到,我们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应该以国内的经济为主,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稳定房地产,如何稳定预期,如何把整个经济增长稳定住,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稳住经济,稳住预期,降息并不见得会带来更大的贬值压力,反而在预期好转的情况下,人民币可能对美元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更多的还是应该以我为主,把房地产和国内的经济稳定下来。

多重数据的向好或给经济运行带来许多积极因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强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市场普遍预期2024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5%左右的水平。连平表示,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取决于三个变量,除了房地产的复苏企稳情况,尤其是关注针对房企的系列政策落地的效果,此外也要关注金融市场与民营企业的风险能否得到缓释,以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金融市场和民营企业正在出现的风险或风险隐患,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得到更好的缓释,向着更加平稳的方向去推进,这个非常重要。”连平谈到。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308202.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