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少年商学院】创新科技 任昱果的汽车智造研学之旅
(原标题:【经观少年商学院】创新科技 任昱果的汽车智造研学之旅)
英国作家詹・豪厄尔说过:【终日埋头工作而不去玩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2025年2月12日,在这个阳光灿烂又充满探索精神的冬日,任昱果跟随经观少年商学院踏上了一场智慧又科幻的汽车之旅――走进小米汽车工厂。
在小米汽车工厂,任昱果用脚丈量了这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汽车智造园区。在小米汽车工厂里,迎接她的不是想象中传统的“钢铁森林”,而是一座处处彰显科技魅力的智能化殿堂。通过压铸车间、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汽车展厅、科技展厅等的参观和走访,任昱果深度感受了汽车文化与智能制造的魅力。
经观少年商学院走进小米汽车工厂
一、参观压铸车间
“悄悄干,惊艳所有人。”雷军的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小米汽车。迈入体验中心,一辆悬挂在高空莫比乌斯环上的蓝色小米SU7扑面而来,科技感十足。首先,经观少年商学院一行人深入参观了精密的压铸车间、冲压车间、车身车间,亲眼目睹了先进的智能制造流程。任昱果乘坐着游览车进入车间,当机器作业的声音传来时,她满眼震惊,专注地盯着智能机器人是如何在生产线上高效作业的。
智能机械臂灵动挥舞、9100吨超大型压铸岛让“铝锭”秒变一体化大型零件、人工智能赋能视觉检测协同作业、数百台机器人自动运转、车身车间关键工艺100%自动化……在这里,任昱果得以近距离地观看了 9100 吨的小米超级大压铸集群,液态金属经过高速压铸,最终铸成一块小米汽车后底板的过程。
经观少年商学院走进小米汽车工厂
数智化与科技的强大力量,使得汽车制造迎来了崭新的生机,在参观的过程中小米汽车所采用的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让任昱果印象最为深刻,她一边拍手一边欢呼太神奇了。
“这些机器人被称为快乐的打工人,他们可以7*24小时工作。”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这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小米汽车工厂里,有超过 700 台机器人正有条不紊且高效地从事着安装、检测以及运输等工作,销往全国各地的小米SU7就是从这里诞生的,在产能爬坡达到满负荷水平后,每76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二、参观汽车展厅
在小米汽车展厅,海湾蓝、璀璨洋红、霞光紫、橄榄绿、寒武岩灰等各色小米SU7集中展示。任昱果被这些流线型的车身、智能化的配置所吸引,眼中闪烁着对科技力量的敬畏与向往,感受着现代美学与创新科技的深度融合。
经观少年商学院在小米汽车展厅参观
这里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深刻洞察。任昱果被小米汽车的“高颜值”吸引,细腻的外形线条与高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座舱,让她忍不住去体验。坐在智能座舱里,任昱果有点胆怯地喊着 “小爱同学”,试图用口令来控制车内的空调、音乐,当“小爱同学”准确无误地完成指令时,她满意地笑了。
在现场,任昱果在现场认真地听工作人员介绍小米汽车的续航、安全、速度等问题,当听到2.78秒便可以完成从静止到时速100公里的飞跃时,她满眼期待,还用大拇指点了一个赞。
“你们知道怎么通过大灯来识别小米吗?”任昱果满眼疑惑地望向工作人员,随着大灯开启,在工作人员的启发下,她恍然大悟。原来长长的大灯就像一个“小”字,而大灯上下的四个小灯,就像一个“米”字,虽然是抽象的“小米”,但她也更加感受到小米设计地用心和细致,再次感叹完美在于细节。
三、参观科技展厅
经观少年商学院在小米汽车科技展厅参观
在一系列的感官冲击后,经观少年商学院一行来到科技展厅进行了思想和灵魂的碰撞。在这里,少年们对于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和创新实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参观过程中,任昱果有机会用手感受了电池的重量,这对她来说很新鲜。
接着,工作人员详细地给经观少年商学院一行讲解了小米汽车从车机系统到自动驾驶的研发历程,以及小米构建的“人-车-生活”生态链。任昱果体验了小米汽车这个移动的智能生活空间,她通过超大尺寸的中控屏搭配流畅的 MIUI 系统,喊着“小爱同学”体验回家模式、离家模式等各类应用。“这次研学真是太好玩了!我下次还想来。”任昱果说。
四、趣味互动环节
经观少年商学院趣味互动环节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经观少年商学院还特别设置了新能源科技和汽车知识的互动环节,通过趣味问答向少年们科普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智造、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知识。第一个问题是小米的车标,任昱果以最快的速度将正确答案脱口而出。
“科技世界如海洋深邃,每一处探索都藏有珍宝。”在研学活动结束时,任昱果有些不舍。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任昱果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她对科技智造的浓厚兴趣。在往后的日子里,任昱果会不断努力,勤奋学习,向着自己的科技梦想不懈追求。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1049179.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