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AI:阿西莫格鲁的担忧和警告
(原标题:权力与AI:阿西莫格鲁的担忧和警告)
攫取式和包容式发展模式会如何影响国家的长期繁荣,这是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获奖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阿西莫格鲁和约翰逊合著的《权力与进步》将这一思考的框架拓展到对AI未来的研究中,给出了三个相对悲观的推演:
第一,阿西莫格鲁担心人类社会,尤其是高科技所主导的国家,会重新分化成为两个阶层,少数垄断话语权的知识工作者代表了高科技龙头企业的利益,不断推动AI的发展,而AI发展的一个重要副作用是取代人。
在一个特别强调科技的高歌猛进,而且人们相信“当旧的工作被AI取代,新的工作同时会被创造出来”这种“进步”叙事的情境下,我们需要警惕这样的叙事会不会只代表了高科技精英的思考。这套“进步”叙事可以有很多种。我所认同的一种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人陷入到“非人”(dehumanizing)的工作中去,也就是所谓工作的异化,他们只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做着不断重复的工作,这些工作被取代,其实是AI解放人,因为AI是可以7天24小时不断高效工作的。
但是,如果从这一种叙事推导出不用担心AI取代人类现有的工作,就可能陷入缺乏“换位思考”的精英思维。因为仍然有大量工薪阶层需要通过工作来养家糊口,尽管他们并不一定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解决大多数人仍然需要通过工作挣钱这一点之前,不能简单地说:“别担心工作被AI取代,会有新工作。”别忘了,转换工作需要学习新技能,需要时间。
从这一点来讲,阿西莫格鲁作为劳动经济学家和制度经济学家的提醒非常重要,他提醒我们在讨论科技变革的时候,需要劳工视角。
第二,也是我们经常热议的一点,如果AI取代了大多数人的工作,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创建UBI(universalbasicincome),也就是全民基本工资。在阿西莫格鲁看来,如果把希望寄托在UBI,人类将无可避免地走向一个大多数人即将失业的世界,一小撮人设计着越来越先进的数字科技,与其他所有人之间变得越来越不平等,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进行大规模的财富重新分配。
他认为,UBI等于信奉失败主义,因为这意味着劳工阶层放弃了自己努力的机会,而寄希望于上层设计出某种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
第三,指出问题之后,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看起来很天真,但很实际,方案就是要更多地倾听劳工的声音,要能听到不同产业、不同类型工薪阶层的声音,要让他们有机会、有能力,相对平等地参与到科技可能会带来哪些变革的讨论中去,要努力创造可能影响到千百万人的政策的公共讨论空间。
阿西莫格鲁对于民主的理解是,民主最重要的特色是要让各种不同的声音,特别是普罗大众的声音,都得到倾听,而且能够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向。他认为,公共领域一方面是个论坛,让各种意见都能发言,另一方面也是个跳板,让意见得以影响政策。
他特别关注德国工会代表劳工对资本的制衡作用:职工委员会负责个别工作场所的沟通协调,并能对技术与培训方面的决策发表意见;而产业工会则比较注重于整体产业薪资的设定。换句话说,他理想中代表工薪阶层的组织不是简单地去争取更高的工资、更人性化的待遇,而是能够有机会与高科技资本在一个平等的水平上,就可能影响到许多人的问题进行沟通。
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攫取式与包容式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上:攫取式是单向的,是资本掌控的,是短期的,没有办法确保长期的可持续繁荣;包容式是双向的,资本与劳工相互需要商量,而劳工也有一定制衡手段,是长期的。在AI时代,劳工或者说普罗大众面临的与高科技资本之间的不平等,并不是被拉平而很可能被拉大,这是需要警惕的。
最后,分享两点阿西莫格鲁的警告:
第一点,我们得充分理解机器和人的区别,这一点许多人都强调过。比如,凯文·凯利说:机器是效率机器,可以不断提升效率,而人是非效率机器,创造性的活动原本就是非标的,是低效的,两者衡量的标准不同。阿西莫格鲁提醒我们,当AI变得越来越强大,需要警惕对AI的依赖。当科技剥夺人类的主动性和判断力之后,有时候只是让事情变得更糟,而不是变得更好。
第二点,过去十年,互联网平台企业最重要的商业模式是“眼球经济”或者说注意力经济。在这种模式之下,消费者可能获得了免费的服务,但其实是我们的注意力变成了平台售卖的商品。平台希望了解我们的喜好、搜集海量的数据、监视我们的行为,而AI的发展更让平台如虎添翼,定制化服务、更加精准地推荐,甚至预判我们的喜好、塑造我们的行为,都成为可能。在阿西莫格鲁看来,注意力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以增加用户粘性和参与度为主要目标,带来大规模的“上瘾”行为,而制造这种上瘾的手段是不断极化的内容和不断加厚的信息茧房,这些都可能削弱普罗大众的判断力,削弱可以制衡资本利益的群众的智慧。
未来的平台需要以去中心化为理想,回归互联网三十年前创建时的初心,这恰恰是阿西莫格鲁在《权力与进步》中提出的需要在AI时代构建全新的制度和规则的出发点,而这样的制度和规则制定的目标需要群众的智慧。
(作者为著名财经作家,晨读书局创始人)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102812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