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新能源和出口 一汽-大众2025年谋突破
(原标题:发力新能源和出口 一汽-大众2025年谋突破)
在合资车企的日子并不好过的2024年里,身为合资头部车企的一汽-大众,最终以较为稳健的姿态走完了全年。2024年,一汽-大众的总体销量达到165.9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在国内合资车企中排名第一。
2024年底,一汽-大众完成新一轮管理层调整,中国一汽副总经理陈彬兼任一汽-大众总经理,吴迎凯升任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这是一汽-大众向外释放的又一次重新出发的信号。在最近一个月里,一汽-大众已经快速进行了内部动员大会,旗下的大众、奥迪、捷达三个品牌也召开了年度经销商大会和供应商大会,为2025年的发展打基础。
(一汽�C大众(商务)副总经理)
“合资企业现在面临三座‘大山’,一是市场空间被挤压,二是转型升级偏慢,三是商品推出速度和商品的竞争力还有提升空间。这几年对于合资企业来说,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化解这些难题,为当下以及未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吴迎凯在1月10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如此表示。
面对市场挑战,一汽-大众认为,要坚持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实现稳健经营。其中,长期主义是指要长期以客户为中心,做好品牌建设工作;利他主义包括对中国汽车行业的长期高质量稳定发展负责、对产业链上下游负责、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体验和服务负责。“这两个主义,是一汽-大众一定会长期坚持的,也是我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吴迎凯说。
面向2025年,一汽-大众将从商品、技术、效率、营销多个层面展开工作,以实现企业在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突破。
商品层面“油电双智”
“从2025年开始,一汽-大众要做‘三好学生’,不光做好燃油车,还要做好混动车和纯电车。”吴迎凯说,一汽-大众将开启纯电、混动、增程多个路线的商品投放策略,发力“稳油、加电、谋出海”三个方向。
与国内多数合资车企一样,一汽-大众凭借多年的市场布局,如今在燃油车领域保持着优势地位。即便当前燃油车市场不断萎缩,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燃油车仍将会保持一定的规模。为此,一汽-大众仍将在燃油车领域继续做更多的投入。同时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一汽-大众将实施“油电共进”“油电双智”的策略。
在新能源方面,一汽-大众此前已向市场推出了ID.系列纯电车型,但其目标是要实现在新能源领域的颠覆式创新,赶超行业头部企业。在未来20个月内,一汽-大众旗下的大众、奥迪、捷达三个品牌将陆续推出19款新商品,覆盖燃油车、插混车、电动车多个领域。
其中,大众品牌将陆续投放7款重磅车型,保持每个月都推出新车(含改款车),燃油车实现全面换代升级,增程和插混车型将在2026年上市。奥迪品牌在2025年推出全新奥迪A5L等5款新产品,实现软硬(软件和硬件)兼备。捷达品牌现已推出新车型VA7,接下来还有VS8等新车上市,未来陆续会有5款新能源商品推出,终结无电车时代。
从2026年开始,插混和增程将全面搭载到一汽-大众的新商品上。在2026年和2027年,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功能也将实现全面搭载。
“可能还会有人说,一汽-大众商品推出的速度还是偏慢了,客观来说我们也觉得有一些慢,但是还是回归到一汽-大众造车理念上,一汽-大众要坚持高品质造车,我们始终认为用户是亲人和家属,不是小白鼠,所以绝对不会为了快速推出新车而推出新车,我们一定是在确保高品质、高可靠性的前提下把新车陆续推放到市场。”吴迎凯说。
关于2025年的销售目标,一汽-大众表示,目标是不低于2024年。在密集的新车推出和市场集中度加强的环境下,一汽-大众认为这一目标是可行的。同时,一汽-大众将加快出口布局,率先从捷达品牌入手,大众品牌也将进行联动。据了解,一汽-大众的海外市场瞄准中东、非洲、东盟、南美等地区,目前已启动谈判等工作。
技术研发拼速度
大规模的商品推出背后,是研发体系的支撑。一汽-大众表示,目前已经拥有燃油、纯电、增程、混动以及智能化等多方面的技术储备,在合资股东双方的支持下,一汽-大众开发产品的速度得到加快,开发成本也有了降低。
目前,一汽-大众在全国有7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将近3000人,未来每年研发投入将达到180亿元,研发投向主要指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三电(电池、电驱、电控)技术和设计造型。
在燃油车技术方面,EA211 Evo二代1.5T发动机,将继续强化在燃油发动机领域的竞争力。而新能源技术方面,自研的混动中心、双擎变速器、1.5L混动专用发动机、Nie60电池等也获得了技术突破,将服务于混动车型。在电气电气架构上,CEA电子电气架构和奥迪的E3 1.2电子架构,在算力、扩展性和迭代能力方面达到了当前智能车型的先进水平。
为提高技术开发实力,一汽-大众除了进行自研,还与立讯精密、美的威灵汽车部件等头部智能化商品供应商深度合作。此外,一汽-大众采用地平线最新一代芯片――J6芯片来提升其高阶智驾水平。未来,更高阶的L2 级自动驾驶功能、4纳米制程芯片、3.0AI座舱、AI大模型等功能也都将陆续“上车”。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的硬实力毫无疑问是行业领先的。随着技术储备的逐步释放,软实力也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我们‘软硬兼施’,就会迎来新的商品力的爆发点,也会取得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吴迎凯表示。
面对当前的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大变局,一汽-大众的优势在于其技术储备、综合体系能力以及客户口碑,短板则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速度。从2025年起,一汽-大众将通过大规模商品投入、新技术“上车”和全新营销思维,推进转型走向深入。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gnxw/1014648.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