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治水兴水
治水兴水,离不开先进水利科技的保障。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突破历史纪录、颠覆传统认知的水旱灾害事件频繁出现。为获得及时、准确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水利部门加快建设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利科技创新取得长足发展。比如,气象卫星、测雨雷达、智能传感等现代监测技术,为雨水情监测预报提供了先进的感知手段;降雨预报、产汇流、洪水演进等数学模型的研发应用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迭代更新,为雨水情监测预报提供了算法支撑和算力保障。
加快推进水利科技创新,是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特别是以数智融合应用为驱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提供了强劲支撑。在今年的堤防溃口险情处置中,水利部门统筹调度卫星资源开展高频次遥感监测,动态分析淹没面积与决口变化,为险情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年珠江流域的洪水防御中,数字孪生北江系统基于广东省级数字孪生平台及时预警,比选优化调整水库调度方案,成功将洪水量级控制在北江大堤安全泄量以内。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治水兴水都要依靠科技。
水利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一方面,要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国家水网建设等重点领域“急用先行”标准制定修订,及时将先进适用水利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推动标准质量提升和迭代升级;另一方面,要完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创新链、产业链、应用链精准对接、融合发展,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水利科技创新还要不断扩大“朋友圈”。要积极参与全球水治理和科技治理,参与水利国际标准制定,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水利科技国际合作。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水利重大项目建设、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与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加强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能力。
关键词: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998460.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