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网络 阅读: 2024-08-27 17:42:18
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科技金融被列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这足以说明当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对中国而言的重要性。从金融市场和科技企业互动的角度,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提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科技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尤其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以及打造科技金融体系的国际经验。 3. 目前中国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4. 对中国下一步如何发展科技金融的建议。
提振内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已经从过去的1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5%上下。原因很多,例如人口老龄化加剧、投资驱动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全要素生产率还是劳动生产率增速在过去10余年间均明显下行,这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后发优势在弱化,即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空间在变窄;二是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较为薄弱,未能通过自主创新弥补后发优势的下降,导致整体技术进步速度放缓。
后发优势的下降又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技术水平逐渐迫近全球前沿水平,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落差逐渐缩小,这意味着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本更高、阻力更强;二是大国博弈尤其是中美博弈日渐加剧。
综上所述,在发达国家从技术方面集体遏制中国的背景下,提振内源性科技创新能力,无论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言,还是对未来赶超美国而言,都至关重要。
科技金融挑战下的国际经验借鉴。科技金融在中国是一个较新的语汇,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金融资源、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为科技创新服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对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中国金融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原创性科技发明从产生到产业化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发明、创新、创新扩散。第一阶段是技术从无到有(0到1),第二阶段是技术变成产品(1到10),第三阶段则是产品走向市场化与规模化(10到100)。相比较而言,美国更擅长0到1的科技发明,日韩更擅长1到10的产品研发,中国则特别擅长10到100的大规模制造。阶段越靠前,附加值往往越高。从技术变成产品,需要跨越第一个“死亡之谷”,而从产品问世到产品市场化,则需跨越第二个“死亡之谷”。
要跨越这两个“死亡之谷”,单凭科创企业一己之力比较困难,因此,寻求外部支持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的政策扶持、金融资本的注入,或是二者协同作用。
此外,科技创新往往由科创企业引领,这类企业大概有四个特点: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短历史。因此在为科创企业融资方面,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将面临以下四个难题。
难题之一,科创企业最具价值的是知识产权与商业模式,但传统商业银行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很难对不同行业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模式进行定价。
难题之二,科创企业普遍经营期间较晚,因此缺少足够长的信用记录,使得商业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贷款时缺乏充足凭据。
难题之三,轻资产意味着没有抵押品或者抵押品不足,商业银行若对其做抵押贷款将会面临困难。
难题之四,科创企业与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气质不匹配,前者无所畏惧敢冒风险,而后者更偏向于循规蹈矩与规避风险。
全球范围内科技金融发展最好的国家是美国。梳理总结美国的科技金融体系的特点对于我们参考借鉴而言颇有裨益。
第一,美国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了一整套全生命周期的广义股权融资体系,也即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Pre-IPO投资,再到各层级股市板块的一套融资体系。一个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通过逐渐稀释股权来进行融资。
第二,美国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债融资体系,也即垃圾债券市场或高收益债券市场。垃圾债券在美国是一个名副其实
1. 提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科技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尤其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以及打造科技金融体系的国际经验。 3. 目前中国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4. 对中国下一步如何发展科技金融的建议。
提振内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已经从过去的1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5%上下。原因很多,例如人口老龄化加剧、投资驱动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全要素生产率还是劳动生产率增速在过去10余年间均明显下行,这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后发优势在弱化,即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空间在变窄;二是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较为薄弱,未能通过自主创新弥补后发优势的下降,导致整体技术进步速度放缓。
后发优势的下降又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技术水平逐渐迫近全球前沿水平,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落差逐渐缩小,这意味着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本更高、阻力更强;二是大国博弈尤其是中美博弈日渐加剧。
综上所述,在发达国家从技术方面集体遏制中国的背景下,提振内源性科技创新能力,无论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言,还是对未来赶超美国而言,都至关重要。
科技金融挑战下的国际经验借鉴。科技金融在中国是一个较新的语汇,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金融资源、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为科技创新服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对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中国金融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原创性科技发明从产生到产业化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发明、创新、创新扩散。第一阶段是技术从无到有(0到1),第二阶段是技术变成产品(1到10),第三阶段则是产品走向市场化与规模化(10到100)。相比较而言,美国更擅长0到1的科技发明,日韩更擅长1到10的产品研发,中国则特别擅长10到100的大规模制造。阶段越靠前,附加值往往越高。从技术变成产品,需要跨越第一个“死亡之谷”,而从产品问世到产品市场化,则需跨越第二个“死亡之谷”。
要跨越这两个“死亡之谷”,单凭科创企业一己之力比较困难,因此,寻求外部支持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的政策扶持、金融资本的注入,或是二者协同作用。
此外,科技创新往往由科创企业引领,这类企业大概有四个特点: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短历史。因此在为科创企业融资方面,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将面临以下四个难题。
难题之一,科创企业最具价值的是知识产权与商业模式,但传统商业银行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很难对不同行业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模式进行定价。
难题之二,科创企业普遍经营期间较晚,因此缺少足够长的信用记录,使得商业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贷款时缺乏充足凭据。
难题之三,轻资产意味着没有抵押品或者抵押品不足,商业银行若对其做抵押贷款将会面临困难。
难题之四,科创企业与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气质不匹配,前者无所畏惧敢冒风险,而后者更偏向于循规蹈矩与规避风险。
全球范围内科技金融发展最好的国家是美国。梳理总结美国的科技金融体系的特点对于我们参考借鉴而言颇有裨益。
第一,美国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了一整套全生命周期的广义股权融资体系,也即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Pre-IPO投资,再到各层级股市板块的一套融资体系。一个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通过逐渐稀释股权来进行融资。
第二,美国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债融资体系,也即垃圾债券市场或高收益债券市场。垃圾债券在美国是一个名副其实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730758.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