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撤单超300单,监管持续打击铤而走险者
网络 阅读: 2024-08-20 18:42:27
监管持续重申IPO不得“带病闯关”“一撤了之”,却屡屡有发行人、中介机构铤而走险。证监会日前通报今年上半年行政执法情况时表示,对于涉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发行人,即使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坚持一查到底,并“点名”华道生物IPO等违法违规被查项目。全面注册制之下,IPO坚持“申报即担责”,但在“入口关”越来越严的背景下,拟上市企业、中介机构“临阵脱逃”的情况屡屡出现。今年以来,Choice数据显示,共有345家企业撤回IPO申请;投行撤否率方面,Wind显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是年内IPO撤单数量前三券商,主动撤回家数分别为45家、33家和25家,撤否率在五成左右。发行上市“带病闯关”,“看门人”亦难逃其责。今年以来,恒达智控、博纳精密等IPO撤单项目中,中介机构被处罚。不仅如此,针对IPO撤否的监管力度持续升级,落实责任到人。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出手规范券商投行业务。据悉,中证协要求保荐机构报送沪深北交易所各板块实施注册制以来的具体保荐撤否项目及基本信息,同时,保代个人撤否项目情况也需上报。“对IPO撤单的‘追讨式处罚’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打击态度。”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第一财经表示,即便发行人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监管机构也会继续调查直至查明事实,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体现了全面追责的原则。从严执法力度空前,证监会上半年罚没金额已超去年全年水平。数据显示,上半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489件,作出处罚决定230余件、同比增长约22%,惩处责任主体509人(家次)40%,市场禁入46人、同比增长约12%,合计罚没款金额85亿余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田利辉认为,证监会上半年罚没金额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显示出监管机构从严执法的决心和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和执法力度能够提高违法违规成本,逐步达到震慑效果。欺诈发行、发行上市“带病闯关”是证券领域违法违规被罚的“重灾区”。证监会在此次通报中点名了四单被罚项目,被罚主体分别为华道生物、红相股份、思创医惠和恒大地产,分别涉及IPO、再融资、可转债和债券发行。被认定欺诈发行,即便撤回IPO申请材料已近两年,华道生物也难逃处罚。证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华道生物存在欺诈发行的违法行为,经查,该公司招股书中涉及的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19年至2021年以虚开发票的方式虚假销售二苯砜等产品,同时伪造销售回款,导致招股书中披露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等存在虚假记载。最终,华道生物及公司董事长、时任财务总监等5人合计被罚,罚没金额合计1150万元。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711366.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