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住宿吸引力有限,“住得起”才是关键所在

网络 阅读: 2025-02-24 00:46:08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主要谈吸引人才搞科技创新的事。其间抛出一个政策“红包”,将为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提供免费住宿的天数,从7天延长到15天。
老实说,这个“红包”的含金量“很可以”。众所周知,深圳房价高,居不易。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深圳的住房租金水平全国第三,为105.36元/平方米/月,一套约3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每个月就要3000元左右。免费住半个月,对还没有工作收入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帮助。网上对此也是一片好评。
深圳的应届毕业生“免费住”政策,早在2013年就在全国首创了。随后,多个城市借鉴推出了类似政策。像杭州、武汉、郑州、宁波可免费住7天,南京、苏州最多可免费住14天,成都最多可免费住30天,南昌最多可免费住3个月,福州、厦门、珠海、赣州、贵阳贵安新区甚至最多可免费住1年。
但也有人直言:大学毕业生是去求职而不是旅游的,如果不能找到工作、获得收入,那么,免费期住满后,还是要面临能否继续住得起的问题。因此,城市对他们的首要意义是提供工作岗位,而不是一时的“免费蛋糕”。
诚哉斯言。它说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幸福要靠劳动去创造,比“免费蛋糕”更靠谱的,是安居乐业的机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中央反复强调,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实现劳动者“工作稳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职业安全”等,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地对此也是贯彻落实的。
其实,在促进就业方面,深圳做得不错。2024年,深圳新增就业20.7万人,在大城市中处于前列。蛇年开春后,深圳又接连举办大型招聘会,仅南山、盐田两区和龙岗区横岗街道的三场招聘会就提供了近2万个岗位。有工作就有收入,就不愁交房租了。
但又有人提出,光有工作恐怕还不行,毕竟,挣的工资不能只够交房租。这就涉及城市的第二个意义:让它的建设者能分享到建设成果,能安居乐居,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
城市是工作之地,更是栖息之所,住有所居是基本需求。最近爆火的“杭州六小龙”之一游科互动的创始人冯骥,在解释为什么没在深圳而是杭州创业时说,“(杭州)节奏没有深圳那么快,房价也不太高,大家能够耐得住性子”。这句话可谓戳中了深圳的一大痛点。
最近十来年,深圳的房价收入比一直居高不下。诸葛找房数据显示,2023年,在100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深圳的房价收入比以35.5居首,是第六名杭州(19.6)的1.8倍。
住房价格是市场形成的,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但让所有老百姓住有所居,也是政府的当然责任。在维护市场健康平稳运行的同时解决好民生问题,各地政府都应当积极有为。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时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在这方面,上海着力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深圳也在努力。在前述发布会上,深圳市官员表示,接下来,将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住房保障政策,“只要是在深圳就业或创业的人才,都想方设法提供一张床、一间房,甚至一套房等服务”,让有志在深圳发展的各类人才“进得来、住得安、留得下、能成业”。
值得为上海和深圳点个赞。“一顿饱”和“顿顿饱”哪个更好,谁都清楚,“免费住”终究不如自己“住得起”,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
分蛋糕的前提是做蛋糕,当务之急还是大力创造就业。各地应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与人才流动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在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方面,要做到政策务实,操作规范。同时,应鼓励创新创业,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持续朝着上述方向努力,未来应该就不需要靠“免费住”来吸引人才,进而,引来的人才也能通过自己的才智汗水,实现“住得起”“住得好”。
(作者系第一财经编辑)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1054191.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