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探讨颗粒硅制造:技术差异显著
近日,有公开内容显示,通威股份(600438.SH)旗下永祥新能源二期技改项目拟新增1万吨/年粒状硅中试线,业内有解读为通威股份也将涉足制造颗粒硅。
2月21日,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近期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涉及的粒状硅项目为配套增强棒状硅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该项目的核心工艺、关键参数及品质管控体系已形成独立技术路径,与行业其他技术方案存在实质差异。”
“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及商业机密考虑,具体信息暂不对外披露。”该公司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布局该技术是为进一步夯实光伏上游材料的竞争壁垒,通过工艺互补优化成本结构。
通威股份表示,公司始终以“长期主义”理念驱动技术创新与产能升级,任何技术的研发均以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为前提。“未来我们也将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及技术演进方向,为客户及投资者创造可持续价值。”
去年12月,通威股份也曾否认过招聘从事颗粒硅相关生产工艺技术人员相关消息。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中最上游的原材料。目前市场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路线有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产品形态分别为棒状硅和颗粒硅。
改良西门子法为目前市场主流工艺。目前通威股份、大全能源(688303.SH)、新特能源(01799.HK)等企业均使用该工艺,核心工艺流程包含“合成-提纯-还原”。通威股份自主研发的“永祥法”高纯晶硅生产工艺已应用到第八代并储备至第九代。
而协鑫科技(3800.HK)、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西天宏瑞科”)布局的硅烷流化床法工艺为市场新兴工艺,应用于颗粒硅生产。核心工艺流程包含“氢化-歧化-还原”。硅烷流化床法的核心优势在于电耗低、转化率高、可自动投料实现连续化生产。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1052483.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