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院士:DeepSeek引发思考,AI对科学颠覆远超“赋能”

网络 阅读: 2025-02-20 14:47:31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当DeepSeek出来的时候,《自然》作为科学杂志一星期发表了五篇文章讲它,到今天大家都说不清楚DeepSeek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还是工程创造,但《自然杂志》关心它能不能推动科技的发展。”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下称“专委会”)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上,专委会首席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这样说。


王坚表示,“赋能”这个词低估了人工智能对科学的颠覆,对科学来说,人工智能不是一次工具的革命,而是一次科学革命的工具。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相继颁发给了在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交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标志着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王坚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发展,我们真正来到第三个范式的时代,他称之为计算范式,是一个计算、数据驱动和基于模型的协同密不可分的时代,将真正有一个历史上有意义的范式能够改变科学研究所有的事情。具体来看,他认为人工智能影响开放科学,即打破原本科学研究的固化体系乃至垄断,形成科学研究的通用语言。在科学研究变成教科书一样的公共产品、面向全世界服务后,科研成果将不由科研资源而仅由每个人的创造力所决定。



专委会顾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也认为,AI4S(ai for science)意义深远,发展人工智能包括AI4S本身并不是目的,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而有效运用AI4S需要国际合作、科研诚信、学科交叉以及开源开放,也要继续提升AI4S本身的能力,特别要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透明度。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则提到发展AI4S极具挑战性,AI可以把每个科学领域都审视一遍:发现这个领域的根节点问题、这个问题有没有高度相关的高质量数据。AI区别于传统研究办法,很可能取得出乎意料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孙茂松认为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Science for AI。他提到近期爆火的DeepSeek有一些超乎想象的能力,把这个东西做出来本身就是科学。“大模型已经到了20万卡,再怎么往上走,差不多到头了。更多小数据、小模型的创新,必须把它的机理搞清楚才有可能。”孙茂松认为,相较人脑,科学也可以观测更为透明的大模型,是促进人工智能以及脑科学发展的良机,“AI4S是一个历史性的时间窗口,窗口就几年,要赶快做。”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1050734.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