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入境首选,年迎600万游客格局显现
网络 阅读: 2025-02-15 12:45:25
暑假是全球旅游度假的旺季,致力于打造“入境第一站”的上海已提前做好准备。
在2月1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入境第一站”的格局逐渐形成。
其中,首届“上海之夏”活动,在吸引境外消费、促进消费转化方面取得了实效。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之夏”活动期间,境外旅客人数达到了138.7万人,同比增长42.2%,入境消费显著增长,活动期间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
第二届“上海之夏”将于7月上旬启动,整体活动持续至10月第二个周末,其中的标杆活动将进一步优化升级,不仅将新增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标杆活动,而且还将升级一批高能级的标杆活动。
比如,6~8月,结合国内首个乐高主题乐园开园,乐高“世界玩乐节”将在上海拉开帷幕,并举行全球首发,推出一系列涵盖城市游乐场、城市交通等多个场景的“玩乐改造”行动;7~8月,“国际游戏动漫月 嘉年华”,BilibiliWorld(哔哩哔哩嘉年华)、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CG(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等一系列高规格的次元主题活动将集中举办,并推出定制票根以及专属机票套餐,以及“二次元上海CityWalk”打卡路线;9月,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将在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举办,这是世界赛艇顶级赛事首次落户中国。
2025“上海之夏”将面向境内外旅客策划推出一批针对不同客群的特色主题产品,打造商旅文体展跨界联动新体验,形成“票根经济”新模式。围绕多样化需求,上海策划了一批特色产品,结合自由行、国际中转旅客、短途旅客等不同客群需求开展精准策划。
比如,针对入境游客推出“上海之夏·ShanghaiPass”多日消费体验产品,整合本市8大商圈、3大公共交通及30个头部文旅景点权益,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的特色产品。同时,“轨道上的长三角”系列产品将联动江浙皖,整合高铁、景点、住宿和美食,推出多日游套餐,展现长三角风光与文化。“打个飞的来上海”周末微度假主题产品,则针对日韩、新加坡等短途航线游客。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38个国家单方面免签,对54个国家实行过境免签。去年12月,中国宣布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至60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
也正是从2024年底开始,上海各大地标性建筑和热门商圈涌入了大量外国游客,其中大部分来自于韩国和东南亚。韩国游客飞至上海过周末的新潮流随之开启,并延续至春节假期。
根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数据,节日7天(2025年1月28日至2月3日),上海市线上线下消费465亿元。境外来沪客群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8%,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3%。
除了特色产品,今年的“上海之夏”还将围绕多元化场景策划一批主题产品,并推出一系列优惠折扣。
随着自助游旅客日益增多,上海在浦东机场T1和T2航站楼、虹桥机场T1航站楼建设三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支付、文旅、通信、交通四大功能场景,为入境国际旅客提供各类便利服务,做好畅通入境“第一公里”服务。自启用以来,各综合服务中心共接待国际旅客业务咨询办理已超21万人次。在各涉外场合累计发放英、法、德、日、韩、西语等6个语种的《外籍人员在沪服务手册》25余万册,为来沪外籍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指引,成为外籍人员在上海便捷生活的“第二本护照”。
在2月1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入境第一站”的格局逐渐形成。
其中,首届“上海之夏”活动,在吸引境外消费、促进消费转化方面取得了实效。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之夏”活动期间,境外旅客人数达到了138.7万人,同比增长42.2%,入境消费显著增长,活动期间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
第二届“上海之夏”将于7月上旬启动,整体活动持续至10月第二个周末,其中的标杆活动将进一步优化升级,不仅将新增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标杆活动,而且还将升级一批高能级的标杆活动。
比如,6~8月,结合国内首个乐高主题乐园开园,乐高“世界玩乐节”将在上海拉开帷幕,并举行全球首发,推出一系列涵盖城市游乐场、城市交通等多个场景的“玩乐改造”行动;7~8月,“国际游戏动漫月 嘉年华”,BilibiliWorld(哔哩哔哩嘉年华)、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CG(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等一系列高规格的次元主题活动将集中举办,并推出定制票根以及专属机票套餐,以及“二次元上海CityWalk”打卡路线;9月,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将在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举办,这是世界赛艇顶级赛事首次落户中国。
2025“上海之夏”将面向境内外旅客策划推出一批针对不同客群的特色主题产品,打造商旅文体展跨界联动新体验,形成“票根经济”新模式。围绕多样化需求,上海策划了一批特色产品,结合自由行、国际中转旅客、短途旅客等不同客群需求开展精准策划。
比如,针对入境游客推出“上海之夏·ShanghaiPass”多日消费体验产品,整合本市8大商圈、3大公共交通及30个头部文旅景点权益,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的特色产品。同时,“轨道上的长三角”系列产品将联动江浙皖,整合高铁、景点、住宿和美食,推出多日游套餐,展现长三角风光与文化。“打个飞的来上海”周末微度假主题产品,则针对日韩、新加坡等短途航线游客。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38个国家单方面免签,对54个国家实行过境免签。去年12月,中国宣布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至60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
也正是从2024年底开始,上海各大地标性建筑和热门商圈涌入了大量外国游客,其中大部分来自于韩国和东南亚。韩国游客飞至上海过周末的新潮流随之开启,并延续至春节假期。
根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数据,节日7天(2025年1月28日至2月3日),上海市线上线下消费465亿元。境外来沪客群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8%,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3%。
除了特色产品,今年的“上海之夏”还将围绕多元化场景策划一批主题产品,并推出一系列优惠折扣。
随着自助游旅客日益增多,上海在浦东机场T1和T2航站楼、虹桥机场T1航站楼建设三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支付、文旅、通信、交通四大功能场景,为入境国际旅客提供各类便利服务,做好畅通入境“第一公里”服务。自启用以来,各综合服务中心共接待国际旅客业务咨询办理已超21万人次。在各涉外场合累计发放英、法、德、日、韩、西语等6个语种的《外籍人员在沪服务手册》25余万册,为来沪外籍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指引,成为外籍人员在上海便捷生活的“第二本护照”。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1044670.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