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均新增3家首店,静安区领跑首店经济
在今年1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披露,2024年上海围绕“首发经济”与“精品消费”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作为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集聚高地,2024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269家,其中高能级首店占比达17%。换而言之,去年平均每天就有三家“首店”在上海与消费者见面,而这一数字无疑为上海的商业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激活消费市场新动能的首店经济,近年来被视作一座城市商贸活力的晴雨表。“首店经济”的核心在于“首店”——这是指一个品牌在某个城市或地区首次开设的门店。这种新兴现象始于2018年,各地纷纷发力首店经济,上海则是较早提出培育首店经济的城市。上海鼓励发展首店,以期通过新场景吸引消费者,刺激本地经济增长。
从首店落地的区域分布来看,目前静安区、黄浦区是首店选址的首选区域。近几年落地静安的首店数量保持较快增长,数量持续领跑全市。
记者从静安区相关方面了解到, 2019-2023年,静安区累计引进各类首店952家。2024年全年,静安共引进首店234家。其中,南京西路商圈凭借其高端时尚的潮流引领地位,成为国际、国内首店品牌的首选地和集聚地,南京西路商圈蝉联引进首店数量最多商圈,集聚了全市1/3的高能级首店。2021-2023年南京西路商圈共引进各类首店352家,其中全球首店7家,亚洲首店7家。2024年全年共新引入首店142家,业态涵盖咖啡、香氛、火锅、日料、服装、茶饮等,排名位居全市商圈第一。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虽然品牌在首店选址时依旧会优先考虑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场,比如此前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锦沧文华广场在开业时就引入了多家高能级首店,包括Maison Margiela全球最大旗舰店、中国首店,Marni中国首家概念旗舰店,JIL SANDER中国首家旗舰店,Amiri亚洲首店等,但另一个趋势是,这两年城市街区、历史建筑也逐渐受到各大品牌的青睐。
以静安区为例,除了南京西路“大商圈”里的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太古汇等,静安区相关部门也结合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特色焕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潮流街区,如 “巨富长”、陕西北路等区域,通过栽好梧桐树,不断吸引“首店经济”金凤凰,深化商旅文体展联动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
此前发布的《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对于上海本地首发经济的规划是, 首发经济示范区着重打造首发首秀首展地标,联动滨江滨河地区、历史建筑等本土特质空间,引入节庆活动。还要全面提高特色品牌首店比重,重点关注地区级以上商业中心,吸引国内外品牌的首店、旗舰店、概念店、展示厅。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5年,上海要大力提振消费。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促进商品消费,更要注重推进服务消费的扩容升级。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1041133.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