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核表面结构变化首次被发现

网络 阅读: 2025-02-11 16:18:04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地球内核旋转时,意外发现了内核表面结构变化的证据。该团队由约翰·维达勒教授领导,在分析数十年的地震数据时,一组来自加拿大的异常地震波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深入分析后,研究人员意识到这些异常波形可能暗示着地球内核并非完全固态,其表面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地球内核表面的结构变化可能是由于与外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内核位于地表以下约4828公里处,被液态外核包裹。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内核是一个固态球体。然而,此次研究发现,内核表面可能正在经历“黏性变形”,即其形状在边界处发生变化。这种变形很可能是由外核的湍流运动导致的。

维达勒教授指出,外核的湍流特性早已为人所知,但此前并未观察到这种湍流会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影响内核。此次研究首次观察到外核可能正在干扰内核,导致内核表面发生位移和变形。这一发现不仅对理解地球内核的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影响地球自转周期,导致日长的微小变化,并解释内核旋转速度逐渐减缓的现象。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本文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licai.bangqike.com/cjnews/1039679.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